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7篇 |
免费 | 426篇 |
国内免费 | 14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772篇 |
航天技术 | 171篇 |
综合类 | 101篇 |
航天 | 2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71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46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73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针对高体积含量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提出了一种细观结构模型:将颗粒简化为同质、同尺寸的弹性圆球,两颗粒之间的连接基本简化为一弹塑性短圆柱体,并假设细观应力、应变和塑性区均为轴对称分布。其体和颗粒的变形行为分别简化为类似于弹性地基和弹性半空是,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反映一对颗粒法向和切向变形协调关系的两个积分方程。数值求解这两个方程,可得到一对颗粒间基体中细观应力的分布形式,从而建立颗粒对的细观弹塑性本构,采用平均化方法,进一步推导出材料宏观的应力-应变关系。本文利用该模型对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实验进行了模拟,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 相似文献
772.
不同截面炭纤维表面特性及其对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SEM、AFM、比表面积与孔体积测试分析仪(BET)和XPS对国产腰形截面炭纤维、圆形截面高强炭纤维和国外圆形截面T300炭纤维表面特性进行物理与化学表征与分析,并对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进行了研究。表面形貌分析表明,腰形截面炭纤维比表面积大于圆形截面炭纤维,但其表面沟槽较圆形截面炭纤维浅。XPS分析表明,腰形截面炭纤维的表面活性略高于国产圆形截面炭纤维,但明显低于T300;界面剪切强度与层间剪切强度测试结果表明,腰形截面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均接近于T300/环氧复合材料,高于国产圆形截面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73.
EEA/DCP材料的形状记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交联剂的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DCP的用量对形状回复率、形状固定率、回复响应温度、拉伸强度和断裂延伸率有很大的影响,并由此确定了当DCP用量为0.5%时,EEA体系具有优良的形状记忆性能;此外对材料动态性能的测试,指出了随着DCP用量的增加,室温模量逐步降低,而高温模量逐步提高,该实验同时还揭示了形状记忆高分子的高弹平台特性. 相似文献
774.
775.
776.
差动式光纤Bragg光栅加速度计传感头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悬臂梁-质量块结构加速度计存在的灵敏度与固有频率不能兼顾的问题,设计一种差动式光纤Bragg光栅加速度计,建立系统模型,对测量精度等进行理论计算与分析.传感头设计采用主梁与微梁结合的结构,是悬臂梁-质量块结构的一种改进形式,并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其静态特性和动态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系统精度可以达到10.5×10-3g,固有频率为270Hz,固有频率是同等精度的传统悬臂梁结构光纤光栅加速度计的2.7倍;此结构的加速度计在不降低灵敏度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777.
针对一种碳纤维二维正交平纹机织布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对其三个主方向(垂直于碳布方向、碳布经向、碳布纬向)进行了准静态压缩实验,得到了三个主方向上准静态条件矿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压缩强度。通过对各主方向上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分析,表明该复合材料各主方向上压缩力学性能是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的力学性能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同时碳纤维的初始微屈曲对纵向压缩力学性能、压缩强度都会产生很大影响;碳布经向和纬向的压缩强度都低于垂直于碳布方向的压缩强度,但弹性模量较高;各主方向的压缩破坏模式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78.
779.
为研究复合材料不同铺层结构的抗冲击性能,采用碳纤维预浸料制备了单向[0°]8和正交[0/90]2s铺层2种不同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并使用Instron 9250落锤冲击测试仪测试其低速冲击性能,得到了载荷-时间曲线,分析了2种不同铺层方式的复合材料层压板的低速冲击加载力学性能,得到复合材料层压板的破坏形态来分析其破坏方式。结果表明:2种铺层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破坏模式,正交[0/90]2s的复合材料层压板的抗低速冲击能力要优于单向[0°]8铺层的。 相似文献
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