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5篇
航空   258篇
航天技术   118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16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402.
量子导航定位系统需要借助于空间量子卫星信息通信系统来进行信号的捕获、跟踪和对准(acquisition,tracking and pointing,ATP).ATP系统是空间量子卫星信息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量子通信链路的建立以及中断通信链路的恢复;粗跟踪和精跟踪的相互配合,可以确保通信双方处于通信状态,达到期望的信号跟踪性能.本文详细阐述用于量子导航定位系统的空间量子卫星通信的捕获阶段和粗跟踪的相关技术,重点分析捕获阶段中的初始指向技术、扫描技术、捕获阶段的精度及其性能,以及粗跟踪阶段的精度及其性能指标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03.
利用电脑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其内部或外形尺寸的质量和数值,其检验过程流畅,而且无损部件内部.在国外,工业X光和CT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医学.制药和塑料等各制造行业,以进行首检和流程控制.  相似文献   
404.
空间扫描     
《国际太空》2009,(3):36-36
天宫-1最早2010年升空 在2009年1月25日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由我国研发的天宫-1目标飞行器模型“亮相”,掀起了晚会的高潮。2009年1月26日上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有关权威人士向媒体透露:质量为8t的天宫-1目标飞行器类似于一个小型简易空间实验室,最早有望于2010年发射升空。在发射天宫-1之后的2年中,我国将相继发射神舟-8、9、10飞船,分别与天宫-1实现空间对接。届时,茫茫太空中将形成“中国版”空间实验室的雏形。  相似文献   
405.
随着航电系统越来越依赖于复杂的电子系统,以及电子产品的微型化,测试成为解决航电系统可靠性和维修性的关键。在分析基于标准测试总线的测试性技术的标准体系之后,介绍了将边界扫描技术应用于板级测试,系统级测试以及产品现场维护的测试性设计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06.
沈毅力  吕旺  于永江  程卫强 《上海航天》2014,31(2):26-29,72
以某卫星扫描成像辐射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扫描镜的热变形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简化。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扫描镜镜面与扫描镜转轴需采用热特性接近的材料,通过增强仪器结构在Y向的刚度,能提高热变形模型的精度。用该模型获得的扫描镜热变形运动补偿(TMC)精度可满足卫星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07.
星载 ScanSAR 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星载波束扫描合成孔径雷达(ScanSAR)的扫描覆盖特性,指出在满足观测带远端模糊性约束条件下,最大观测带宽度与雷达波长和实际天线孔径的形状无关;阐述了观测带宽度与雷达分辨率、天线面积、发射功率和回波数据率等参数之间的约束关系;给出了数值计算例子。  相似文献   
408.
基于PC并行口的SVF文件解释和执行工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微型计算机为平台,利用简单的并行口下载电缆,实现了对边界扫描测试总线的控制,在此基础上,编程实现对 SVF 格式文件的解释和执行,从而构建了边界扫描测试系统的低层平台,配合第三方的 SVF 文件生成工具,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边界扫描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409.
宋晓东  张大鹏  孙静 《上海航天》2014,31(2):13-18,25
根据某导引头玫瑰扫描的原理与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现有导引头硬件架构提升红外玫瑰线扫描亚图像分辨率的方法。利用瞬时视场间的相互覆盖关系,通过集合去交(ADI)算法有效去除冗余信息,确立目标更精确的位置,综合运用多帧亚图像数据积累与补充,实现对红外玫瑰扫描亚图像数据的超分辨率处理。研究表明:该算法能提高目标的识别精度,便于有效区分视场中的多个目标,利于增强导引头目标识别精度和抗红外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410.
针对自动钻铆干涉量研究中难以同时精确测量铆接后的铆钉直径及其对应位置的难题,采用基于光学扫描的测量方法对自动钻铆干涉量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件由两块铝锂合金板组成夹层,单层板厚度均为2.4mm,配合沉头铆钉。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光学扫描的方法不仅可以精确测量铆钉直径及其位置,还可以得到铆钉直径的全貌分布;自动钻铆的干涉量分布是不均匀的,干涉量最大值出现在镦头一侧,干涉量最小值出现在钉头一侧。分布规律是从镦头到钉头严格依次递减;精密测量得到自动钻铆干涉量离散系数为0.2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