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85篇 |
免费 | 470篇 |
国内免费 | 28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998篇 |
航天技术 | 547篇 |
综合类 | 368篇 |
航天 | 9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78篇 |
2022年 | 87篇 |
2021年 | 95篇 |
2020年 | 89篇 |
2019年 | 119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100篇 |
2016年 | 91篇 |
2015年 | 88篇 |
2014年 | 119篇 |
2013年 | 124篇 |
2012年 | 186篇 |
2011年 | 175篇 |
2010年 | 160篇 |
2009年 | 163篇 |
2008年 | 182篇 |
2007年 | 188篇 |
2006年 | 181篇 |
2005年 | 152篇 |
2004年 | 136篇 |
2003年 | 193篇 |
2002年 | 259篇 |
2001年 | 378篇 |
2000年 | 269篇 |
1999年 | 144篇 |
1998年 | 126篇 |
1997年 | 110篇 |
1996年 | 122篇 |
1995年 | 97篇 |
1994年 | 155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64篇 |
1990年 | 77篇 |
1989年 | 130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大上翘机身后体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具有大上翘角的运输机机身后体设计中,目前国际上多以上翘角、长细比、收缩比和扁平度4种主要几何参数作为机身后体的设计原则。以国际上3种典型运输机为研究原型,构造了3种大上翘后体机身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3种机身的阻力与绕流特性,综合分析了上翘角、长细比、收缩比和扁平度4种几何参数对机身阻力和绕流特性的影响及其描述大上翘后体形状对阻力特性影响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仅占总阻力15%~20%的压差阻力决定机身的阻力特性,机身减阻应从减小压差阻力入手;后体截面形状是影响压差阻力的关键因素,而扁平度不能准确完整地描述后体截面形状对压差阻力的影响,采用近圆度及其沿机身轴线的变化描述后体截面形状的影响更为合理。提出了应以上翘角、长细比、收缩比、近圆度和近圆度沿机身轴线的变化率5种参数为主作为大上翘机身后体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732.
对于A400M军用运输机项目而言,2009年将是非常紧张的一年。面对巨大的压力,空中客车军用飞机公司希望通过改进项目管理,努力把这个一度近乎失控的项目稳定下来。 相似文献
733.
王希曾 《飞机设计参考资料》2001,(3):34-44
空中预警机是确保制空权和诸军种协同作战,承担警戒和指挥,进行空中巡逻和侦察,扩展探测范围、搜索、追踪以及情报传递等任务。引导已方飞机作战和隐蔽出击。它是现代化国防中防守不可缺少的机种,在民用方面,空中预警机还可用于地震救灾和海上、陆上救援以及森林灭火等,从而完成空中观察指挥工作。 相似文献
734.
跨声速机翼流场的N—S方程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给出了三维机翼粘性流场的数值模拟过程,控制方程为时均化的三维可压缩薄层Navier-Stokes方程,湍流模型采用Baldwin-Lomax两层代数湍流模型,空间离散采用中心有限体积格式,时间采用Runge-Kutta多齿格式进行式积分。 相似文献
735.
736.
737.
为提高涡轮叶片气膜冷却效率,根据主流与射流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以圆柱型气膜孔为基础,在气膜孔出口前缘位置进行边倒圆处理,同时对该新型的边倒圆型气膜孔结构进行了实验及数值计算研究。分析了边倒圆型气膜孔的流动换热机理,得到了新型气膜孔下游全表面气膜冷却特性分布及气膜孔的流量系数。结果表明:边倒圆型气膜孔内流动均匀,出口涡强度有所降低,进而能够减弱主流通道内的反转对涡强度;同时由于边倒圆孔的扩张作用使得射流法向动量降低、展向动量增强,从而提高气膜冷却效率。边倒圆型气膜孔的孔下游区域气膜贴壁性较好,气膜展向覆盖面积较大。相比于圆柱型气膜孔,边倒圆型气膜孔下游区域换热系数较高,远孔区域换热系数较小。新型气膜孔的流量系数比圆柱型气膜孔约大5%,孔内流动损失较小。整体上看,边倒圆型气膜孔具有较好的流动换热特性。 相似文献
738.
C919飞机全机静力试验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C919大型客机全机静力试验的目的及任务需求,分析了试验特点和难点。从试验飞机支持、试验加载及控制、试验测量及监控、损伤检测及状态监测等方面制定了总体技术实现方案,验证结果表明试验系统可靠,技术实现方案满足任务要求。试验中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试验综合加载平台设计技术优化了多系统集成,加快了试验准备速度,降低了试验准备风险;约束点误差转移控制技术将约束部位误差转移至非重点考核部位,提高了关键考核区域试验精度;机身双层地板双向加载技术优化了机身加载及扣重设计,改善了局部载荷的加载精度。技术成果为后续型号试验提供了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