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3篇
  免费   662篇
  国内免费   580篇
航空   2660篇
航天技术   358篇
综合类   309篇
航天   75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51.
Since its discovery in 1867, periodic comet 9P/Tempel 1 has been observed at 10 returns to perihelion, including all its returns since 1967. The observations for the seven apparitions beginning in 1967 have been fit with an orbit that includes only radial and transverse non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s that model the rocket-like thrusting introduced by the outgassing of the cometary nucleus. The successful non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 model did not assume any change in the comet’s ability to outgas from one apparition to the next and the outgassing was assumed to reach a maximum at perihelion. The success of this model over the 1967–2003 interval suggests that the comet’s spin axis is currently stable. Rough calculations suggest that the collision of the impactor released by the Deep Impact spacecraft will not provide a noticeable perturbation on the comet’s orbit nor will any new vent that is opened as a result of the impact provide a noticeable change in the comet’s non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 history. The observing geometries prior to, and during, the impact will allow extensive Earth based observations to complement the in situ observations from the impactor and flyby spacecraft.  相似文献   
952.
张克福  毛协民  傅恒志 《航空学报》1988,10(10):484-490
 本文通过在计算机上模拟固/液界面位置受到控制的整个HRS定向凝固过程、求出使固/液界面稳定在隔热板及其附近时抽拉速度的调节规律。依此规律,利用一个以TP 801 B单板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对铸件的HRS定向凝固过程进行实时控制。用Al—4.5%Cu合金试样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受控HRS定向中、固/液界面很快趋近于隔热板并在定向过程中稳定在隔热板附近。对界面位置实行控制能有效提高固/液界面前沿温度梯度及其稳定性明显改善定向凝固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953.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法制备高TiC颗粒含量的TiC/Al复合材料。利用自制的实验装置研究复合材料中TiC颗粒在静止锌液中的均匀化过程。结果表明:当锌液温度低于铝的熔点时,TiC/Al复合材料置于锌液后,锌向其内部扩散,引起复合材料表层内液相线温度降低,当表层内Al-Zn合金的液相线温度等于或低于锌液温度时,Al-Zn合金便处于熔融状态,TiC颗粒随其一起从TiC/Al复合材料块上脱落,并不断地向锌液内部传输,最终均匀分布在锌液中;而当锌液温度高于铝熔点时,TiC/Al复合材料置入后,锌和铝同时进行扩散,但是当复合材料表面温度达到铝熔点时,铝开始熔化,铝的熔化导致TiC颗粒的脱落,脱落下来的TiC颗粒不断向锌液内部传输,最终均匀分布在锌液中。  相似文献   
954.
本文根据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ATM的特点、功能及发展前景,针对我国航天测控网的现状和未来测控任务的需求,提出了我国航天测控网管理系统的构成、管理模式等思想。这些对航天测控网管理系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5.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与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是碳纤维在当前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实用要求CFRP层间剪切强度(ILSS)的下限值为7SMPa,未经表面处理的碳纤维的ILSS仅在50~60MPa之间,经表面处理后,可提高到80MPa以上,充分满足使用要求。除此之外,ILSS还与纤维含量、孔隙率和基体树脂性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956.
本文研究高超声速流动绕三维低凸台的流动特性。凸台高度与边界层厚度之比介于0.5~0.8,凸台周边倾角介于14°~45°。在高超声速风洞中,来流马赫数为5,单位雷诺数为2.6~6.0×10~7/米。实验过程中测量了模型中心线及特殊部位之表面压强分布,根据纹影记录及表面流动显示确定激波与边界层干扰流场特性及分离区的变化。发现分离区在中心线上距凸台最远,而在凸台肩部距周边沿法线方向最近,确定了中心线上最大压强比的位置。  相似文献   
957.
热处理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喷射共沉积工艺制备的 60 1 3Al/SiCp/Gr复合材料 ,研究了 5种热处理制度下材料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 :此材料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 ,温度高于 3 0 0℃ ,内耗值均大于 0 .0 1 ;1 5 0℃以下 ,不同热处理制度试样的内耗值基本相同 ,在 1 5 0℃~ 2 70℃温度范围内 ,阻尼能力的大小顺序为 :炉冷 >水淬 >-90℃淬火 >空冷 >原样 >-1 95℃淬火 ;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表现为单调下降 ,在f=1Hz,ε=3 0× 1 0 -6测试条件下 ,模量大小依次为 :-1 95℃淬火 >水淬 >原样 >炉冷 >-90℃淬火 >空冷。  相似文献   
958.
通过WWW服务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可以构建一种三层客户端/服务器的体系结构,但是当用户通过INTERNET浏览大量数据库数据时,网络连接常因速度缓慢或因超时而中断。介绍了WWW数据库访问技术,通过对各种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针对一个网站设计的需求,采用了ASP技术实现数据的分页传输。  相似文献   
959.
本文论述了在制定飞机的失速/尾旋模型自由飞试验总体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的空间利用问题之重要性;分析了制约试验空间的诸因素;提出了设计飞行剖面的工程估算方法——其中一些半经验方法之使用效果已为我们的自由飞试验所证实;以我们已成功地进行过的带动力遥控试验机、摇控热气飞艇带飞/投放、飞机带飞/投放的失速/尾旋模型自由飞试验为例,剖析了组成整个飞行剖面的各个飞行阶段之特点和影响因素,并以此为据提出了充分利用自由飞试验空间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960.
多向C/C复合材料烧蚀表面粗糙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C/C复合材料的烧蚀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测量,并对不同编织结构和不同基体组元的C/C复合材料的烧蚀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基体组元相同时采用多向结构的C/C复合材料烧蚀表面粗糙度明显降低;编织结构相同时,舍有沉积碳组元的碳/碳复合材料烧蚀表面粗糙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