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144篇
航天技术   8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尚世英  李庆中 《推进技术》1993,14(2):57-62,73
采用遗传积分形式的本构关系,推导了热线粘弹性材料时域边界元公式。由于把与时间有关的剪切模量G(t)表示成Pnony级数的形式,因而可用递推公式较方便地计算粘弹性记忆应力。本文提出的方法比以前的对应原理方法有较广的应用范围。为了验证提出的方法,编制了二维粘弹性边界元程序。两个算例的数值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精度高,计算机解题快,占内存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2.
出口边界条件对跨音扩压器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音速及等压两种不同的出口边界下跨音速扩压器的流场做了实验研究.扩压器的扩张角为6°,激波波前马赫数均为1.335.实验结果表明:在等压出口边界条件时,激波自恃振荡的幅度及分离包的尺度比音速出口条件时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63.
边界层吹吸气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杨  邹正平  刘火星  叶建 《推进技术》2007,28(6):647-652
采用边界层流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扩压叶栅的流动分离。以某大弯折角低稠度扩压叶栅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原型、叶片表面边界层单独吹气以及吹吸气相结合等边界层控制手段下的流场和叶栅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独吹气还是吹吸气相结合的边界层控制方法,都能有效控制扩压叶栅中的边界层分离,从而较大幅度地增大叶栅负荷,并降低气动损失;计算表明,吹气和吸气的效果不尽相同,且吹吸气口位置及吹吸气流量对边界层的流动亦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其中采用1.7%的吹气流量,结合1.38%的吸气量,可以使静压增压比提高15%以上,而损失系数降低至原型的20%以内。  相似文献   
164.
10°尖锥气动特性边界层转捩诱导量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风洞实验的方法在国内外首次测出了10°尖锥气动特性的转捩诱导量,包括转捩诱导法向力及其作用点,转捩诱导俯仰力矩和尖锥压心的转捩诱导量。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转捩诱导量随Re数的变化趋势合理,具有确定的规律性。研究认为,这些转捩诱导量产生的原因是细长锥边界层转捩的不对称性。利用这些结果,可以很好地解释边界层转捩何以对细长锥的气动静稳定性和气动稳定性产生极为显著的影响以及静、动稳定性转捩诱导量之间的相关现象。此外,这个研究结果还有助于证明边界层转捩将影响物面的压力分布。本研究是在M=5,α=0°的流场中完成的,实验的Re数范围为ReL=2.8×106~13.8×106。  相似文献   
165.
在基本解的基础上,研究了正交各异性复合材料平面问题边界元法的有关基本问题,包括C矩阵,Gij矩阵,Hij矩阵和域内应力表达式等,并建立了常值边界单元和线性边界单元的计算公式(适用于各类边值问题)。用建立的公式对正交各向异性板含中心裂纹问题和含圆孔的无限大正交各向异性板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取得了较好的计算效果。  相似文献   
166.
结构界面约束的模态参数变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图对以试验模态分析的结果作为参考基进行不同边界条件之间的结构模态参数的变换问题进行一些探讨。给出了利用自由界面的结构模态参数得到固定界面和弹性连接界面的结构模态参数的计算方法,并讨论了参数变换方法应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7.
本文建立了一种“利用约束结构试验获取自由结构试验模态的伽略金法”(简称GMTCF)。同时指出了进一步发展GMTCF的几种途径。算例表明,本文GMTCF是可行的,并能直接应用于某些实际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168.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effects of a combined application between micro-vortex generator and boundary layer suction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a high-load compressor cascade are investigated. The micro-vortex generator with a special configuration and the longitudinal suction slot are adopte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a reverse flow region, which is considered the main reason for occurring stall at 7.9° incidence, grows and collapses rapidly near the leading edge and leads to two critical points occurring on the end-wall with the increasing incidence in the baseline. As the micro-vortex generator is introduced in the baseline cascade, the corner separation is switched to a trailing edge separation by the thrust from the induced vortex. Meanwhile, the occurrence of failure is delayed due to the mixed low energy fluid and main flow.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between the micro-vortex generator and the boundary layer suc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scade are superior to the baseline at all the incidence conditions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failure, and the sudden deterioration of the cascade occurs at 10.3° incidence. The optim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rther upstream suction position, the lower total pressure loss of the cascade with vortex generator at the near stall condition. Moreover, the induced vortex with a leg can migrate the accumulated low energy fluid backward to delay the occurrence of stall.  相似文献   
169.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高速纹影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苏宇  常雨  江涛  李强  张扣立 《宇航学报》2019,40(9):1006-1013
为建立适用于激波风洞边界层转捩测量的高速纹影显示技术,在Ma10条件下,采用高速纹影显示技术,研究了半锥角7°钝锥边界层中第二模态不稳定波的演变特性。试验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HAI)的FD-14激波风洞上进行。试验来流单位雷诺数为4.9×10 6 m -1 、1.6×10 7m -1 ,模型攻角0°,头部钝度有0.2 mm、0.5 mm和2 mm三种。通过对纹影图像灰度进行功率谱密度(PSD)分析得到了第二模态不稳定波的波长,对不稳定波纹影图像进行互相关分析计算了不稳定波的传播速度。基于纹影显示结果计算的第二模态波主频与PCB压力传感器测量结果符合较好,证明了纹影测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0.
杨海威  朱卫兵  赵阳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10):2189-2192
深入研究微喷管内流场性能有助于微推进系统的优化设计.在高克努森数条件下,运用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微喷管流动过程,对不同入口温度下的拉伐尔喷管流场进行二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流体温度的升高,由于黏性力的增强,微喷管的推力减小而比冲增大.对微喷管的三维数值模拟表明,推力效率随着喷管蚀刻深度的减少而降低,微喷管蚀刻深度的增加将使三维壁面边界的影响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