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88篇
航空   553篇
航天技术   20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91.
为了探索涵道螺旋桨动力装置工程设计新方法,在自由螺旋桨设计的基础上,根据Theodorsen的片条理论,涵道后缘的库塔条件以及边界页微元涡丝的诱导方程,构筑涵道螺旋桨叶片涡强度分布的计算模型,然后用该模型代替Prandtl的动量损失函数及环量函数,使自由螺旋桨的最小能量损失的设计方法推广到涵道螺旋桨基于Betz条件的最优设计。再根据给定的设计要求,即可计算出经过最优设计的涵道螺旋桨的基本尺寸以及涵道的基本尺寸。经过研究证明,在新方法中的涡强度分布计算模型在理论上是正确的,设计模型的风洞实验与理论计算数据基本吻合,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92.
崔济亚 《推进技术》1993,14(4):14-17
利用导叶反扭和前倾,算出叶高反力度只变化0.032,且峰值在叶根附近的涡轮,而间隙站压力仍在叶尖最高。对此作出分析及讨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93.
连杆机构容差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容差问题是机构系统功能可靠性研究的一个基础,也是机构系统功能可靠性研究的一个方面。本文首先提出了机构容差可靠性的基本随机模型,然后运用随机模拟方法编制了容差可靠性分析程序系统,并以平面四杆机构为例,分析了考虑回转副间隙的连杆机构的容差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一随机模拟可靠性分析方法在机构容差可靠性分析中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4.
研究了在不同的偏置电压和扫描速度下加工的Si氧化线的一致性和均匀性,得到了加工高质量的Si氧化线的实验条件为:偏置电压8V,扫描速度1 μm/s。  相似文献   
595.
The effects of ply orientation angle of composite flexures on stability of hingeless rotor blade system are studied.The composite hingeless rotor blade system is simplified as a hub,a flap flexure and a lag flexure.pitch bearing and main blade.The kinematics formulations are inferred by employing the moderate deflection beam theory.The shear deformation and warping related to torsion are considered.The quasi-steady strip theory with dynamic inflow effects is applied to obtain the aerodynamic loads acting on the blade.Based on these.the set of finite element formulations of a hingeless rotor blade system is worked out.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ly angle of the composite flexures has great effects on the aeroelastic stability of rotor blade.  相似文献   
596.
在泵的设计中,间隙的尺寸控制向来都是一个难题,过大会损害泵的性能,过小则有发生碰磨的可能。针对关键间隙对泵性能影响的问题,利用ANSYS CFX软件,采用高精度六面体网格,应用SST、湍流模型和Rayleigh-Plesset汽蚀模型,对具有不同间隙的某型氧化剂泵进行了流场仿真,获得了间隙对泵水力性能和抗汽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且从压力分布、气相份额分布和速度场等方面分析了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浮动环间隙越小,泵效率越高;诱导轮叶顶间隙越小,泵的抗汽蚀性能越高。泵的抗汽蚀性能随诱导轮叶顶间隙减小而提高的原因在于:叶顶回流强度减弱导致能量损失减少,离心轮入口静压升高。  相似文献   
597.
弯曲静子叶片对叶尖射流扩稳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前  胡骏  李亮  屠宝锋  李璧宇 《航空动力学报》2015,30(12):2970-2975
为了研究压气机弯曲静子叶片对叶尖射流扩稳效果的影响,在一台低速轴流压气机上,采用实验方法,对比分析了第1级静子叶片分别为弯曲叶片和直叶片时叶尖射流的扩稳效果以及压气机内部流场信息.结果表明:第1级静子叶片由直叶片改为弯曲叶片后,在压气机失速过程中,模态波主要集中在叶尖区域,而叶尖射流恰好是通过改善叶尖区域的流场来拓宽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的,所以第1级弯曲静子叶片使得叶尖射流的扩稳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98.
材料的断裂韧性对于损伤容限设计和评估技术非常重要,但采用传统的试验方法获得过渡状态下材料的断裂韧性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费用.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一种过渡状态下材料断裂韧性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三维裂纹尖端的三轴应力约束参数,利用材料断裂能量准则研究了断裂韧性与拉伸性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在三向应力状态下Ⅰ型裂纹体断裂破坏时的断裂韧性与材料单向拉伸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和过渡状态下材料断裂韧性的计算方法.计算了2219-T87铝合金在过渡状态下的断裂韧性理论值,并将其与试验结果和经验公式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理论计算值处于试验点范围内,小于经验公式计算值,且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599.
基于压缩感知的叶端定时信号参数辨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敬晖  乔百杰  滕光蓉  杨志勃  陈雪峰 《航空学报》2021,42(5):524229-524229
叶端定时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手段,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测量信号欠采样。压缩感知方法是解决信号欠采样问题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求解过程中引入了正则化项,在提高稀疏度时,降低了幅值重构精度,而转子叶片振动幅值参数的准确辨识对于叶片动应力重构具有重要意义。将叶片振动方程设计矩阵与压缩感知字典相结合,在不依赖先验信息的条件下对叶片振动参数进行辨识。首先,根据振动方程设计矩阵形式及关注的最大振动频率,构造压缩感知字典;其次,通过叶端定时信号稀疏表示中的非零元素所在位置,从压缩感知字典中提取对应原子构成设计矩阵进而求得振动参数;接着,叶端定时(BTT)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辨识叶片单模态、多模态振动参数;最后,开展旋转叶片振动测试试验,同时利用应变片和叶端定时系统采集振动信号,结果表明,与应变片测量结果相比,提出的方法振动频率辨识相对误差仅为0.14%;对比4个叶片的位移-应变传递比,其中偏离均值的最大百分比仅为2.15%。  相似文献   
600.
基于方差分析的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外物撞击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帅  张强波  张霞妹 《航空学报》2021,42(5):524196-524196
航空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风扇外物撞击事件的检测与识别对飞机飞行安全至关重要。通过风扇叶片外物撞击试验平台模拟真实发动机受外物撞击的过程,研究风扇外物撞击规律与检测识别方法。针对航空发动机的机载参数和加装振动参数对风扇外物撞击事件识别难度高与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开展了基于非接触风扇叶片叶尖振动测量的外物撞击检测试验,提出了基于非接触叶尖振动位移方差威布尔分布函数极大似然估计与自动门限检测系统的风扇叶片外物撞击自动门限识别方法,并获取了风扇转子不同转速下外物撞击叶尖振动位移方差识别门限值。选取风扇转子转速为3 000 r/min状态下,直径为16 mm、质量为2.9 g的外物弹体撞击风扇叶片的振动位移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高速摄像系统对该方法识别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非接触叶尖振动位移方差分析法能够准确识别风扇叶片外物撞击事件、撞击叶片编号与撞击叶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