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46篇
航空   303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2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李涛  董成 《航空计测技术》2004,24(3):28-29,47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真实复现电流在导线中传播时间的方法对电缆进行长度测量。此方法科学、简单、实用。经实践证明,使用该方法对电缆进行长度测量,工作稳定,测量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32.
爆震室长度对反传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畅新  王治武  郑龙席 《航空学报》2013,34(5):1001-1008
 对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APDE)的反传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反传的形成及传播特性,得到了爆震室长度对反传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压能够影响整个进气道,缩短爆震室长度有利于降低反压强度。要使反压强度大幅下降,爆震室长度需要大幅缩短。爆震室长度较长时,增长爆震室长度对反压强度影响不大,但会延长进气道的泄压时间。反压会造成进气道内流动反向,反流速度随着爆震室长度增长而增大,爆震室较短时这个趋势更加明显。反传燃气的影响区域明显小于反传压力,当爆震室长度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燃气不会传入进气道。爆震室长度较长时,爆震室上游与进气道下游之间的流道内会出现燃气分布不连续的现象。  相似文献   
233.
叶片外物损伤的实验模拟及其疲劳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超  赵振华  陈伟 《推进技术》2014,35(3):403-407
研究了空气炮法模拟外物损伤叶片的可行性,分析了外物损伤对模拟叶片疲劳强度的影响规律。用空气炮发射以300m/s左右速度发射直径1~4mm的钢珠,冲击模拟叶片,空气炮法在发射速度控制和撞击缺口深度方面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及可重复性。采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外物损伤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了观察,冲击损伤处具有材料丢失、塑性变形、剪切撕裂、应力集中、微裂纹、空穴结构和材料的折叠等特征。采用步进法对部分外物损伤模拟叶片进行了高周疲劳强度测试,试验结果比较分散,且冲击损伤引起的高周疲劳强度下降不随缺口深度的增加而单调变化,表明物损伤模拟叶片的疲劳强度是受缺口的宏观特征、微观特征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4.
为了定量评估直扩信号的安全性能,在给出卫星测控直扩信号安全防护定义的基础上,对卫星测控直扩信号安全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在深入分析直扩信号典型威胁的基础上,提出了等效码长、调制指数、码速率截获因数、等效码长截获因数、码序列截获因数、干扰因数等衍生指标,分析、仿真了它们的影响因素,得到了它们与基本指标的关系,初步建立了直扩信号安全性能评价体系,为后续安全性能评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35.
本文报导了一个主要用于增强材料——纤维直径测量的激光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微机控制的步进计数测长装置测量纤维的衍射条纹尺寸,并通过极值探测的仿真处理,修正了高达被测值(3~5.67)%的原理误差,从而实现了纤径的高精度、智能化的自动测量。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测量原理,描述了检测系统的构成并给出了极值探测仿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6.
根据多层卫星星座网络的链路长度与可见性模型,建立了多层卫星网络的数学模型,并据此提出了一种适于多层卫星网络应用的层次路由协议。新协议主要包括拓扑测算、路由计算和路由转发。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协议的计算速度快、拓扑更新的通信开销小、链路利用率高,其性能优于Bellman和多层卫星网络路由(ML-SR)算法。  相似文献   
237.
季路成  陈江 《推进技术》2005,26(4):307-312
针对缘线匹配展开理论与实施方法探讨,分析了缘线匹配潜在效益,并给出缘线匹配的两种实施方法:基于非定常流动束缚于拟流回转面假设的基元流动展向积分方法和全优化方法。分析指出:缘线匹配具有通过沿展高调协叶轮机相邻叶排非定常流动相位关系实现气动、气弹、气动噪声和热传导性能全方位、多目标优化潜力,为叶轮机非定常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自由度。  相似文献   
238.
一种改进的变记忆长度辨识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多分辨分析方法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变记忆长度的小波变换多分辨分析方法 ,该方法将辨识的数据分解到不同频段 ,然后针对各不同频段采用不同的记忆长度进行辨识 ,通过对某航空涡轮起动机系统辨识的实例 ,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辨识的精度。  相似文献   
239.
现代航空发动机为获得更大输出功率和推重比,涡轮进口温度不断提高,因此高温燃气在无围带动叶叶顶间隙的泄漏引起叶顶热负荷急剧增加,甚至导致叶片烧蚀、失效,严重影响涡轮运行安全。为降低叶顶热负荷,抑制泄漏流,本文以GE-E3第一级叶栅为研究对象,通过求解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RANS)方程和湍流模型研究了多腔室凹槽对叶顶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多腔室凹槽中,叶顶换热系数随着叶顶空腔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凹槽腔室内刮削涡可有效降低泄漏流量。格栅结构在凹槽中起到“气动篦齿”作用,在0至20%的流向区域内泄漏流控制效果显著。Case7的叶顶换热系数最小,比Case1降低了40.44%;Case2和Case3可显著抑制叶顶泄漏量,与Case1相比分别降低了33.82%、28.90%。  相似文献   
240.
针对一个涡轮的典型级,减少动叶片的数18只,采用参数化叶型法重新成型三维叶片的五个截面叶型,用Fluent分别对各截面进行粘性S1正问题流场分析计算,然后将5个截面沿径向以各截面的重心积迭形成三维叶栅。对新成型的叶栅和原叶栅组成的涡轮级分别进行三维粘性流动分析,表明新设计的叶栅叶片载荷增加15%,而效率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