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38篇 |
免费 | 1682篇 |
国内免费 | 110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169篇 |
航天技术 | 887篇 |
综合类 | 937篇 |
航天 | 6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9篇 |
2023年 | 115篇 |
2022年 | 246篇 |
2021年 | 254篇 |
2020年 | 253篇 |
2019年 | 257篇 |
2018年 | 276篇 |
2017年 | 294篇 |
2016年 | 279篇 |
2015年 | 269篇 |
2014年 | 310篇 |
2013年 | 287篇 |
2012年 | 365篇 |
2011年 | 391篇 |
2010年 | 288篇 |
2009年 | 348篇 |
2008年 | 284篇 |
2007年 | 266篇 |
2006年 | 236篇 |
2005年 | 240篇 |
2004年 | 171篇 |
2003年 | 173篇 |
2002年 | 187篇 |
2001年 | 148篇 |
2000年 | 173篇 |
1999年 | 138篇 |
1998年 | 125篇 |
1997年 | 142篇 |
1996年 | 173篇 |
1995年 | 122篇 |
1994年 | 141篇 |
1993年 | 116篇 |
1992年 | 92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82篇 |
1989年 | 79篇 |
1988年 | 87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圆截面曲线管道内二次流动的Galerkin解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推导了曲线直角坐标系内的N-S方程。结果表明Galerkin方法可以克服摄动法的小参数局限,得到了纯数值法无法求得的增 解析解。 相似文献
422.
场磨式电场传感器常被用来测量特高压直流(HVDC)输电线路下地面合成电场强度.传统对其标定的方法存在标定装置体积较大、户外标定移动不方便的缺点.针对此问题研究了一种应用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下地面合成电场测量的电场传感器便携式缩尺标定装置.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传感器的三维电场模型,基于该模型对便携式标定装置的尺寸、结构等关键参数做出了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便携式标定装置的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将便携式缩尺标定装置与标准的标定装置进行了实验比较.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标定装置能够方便、准确地对场磨式电场传感器进行标定. 相似文献
423.
蛇形进气道涡控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概念设计的蛇形进气道畸变大、总压恢复系数较低以及相应流场控制技术存在局限性等缺点,对典型蛇形进气道内通道二次流的涡动力学形成及其对气流分离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蛇形进气道涡控设计概念,并利用数值仿真进行了初步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原型方案相比,蛇形进气道涡控设计方案成功抑制了上壁面大范围的气流分离,巡航状态畸... 相似文献
424.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拍摄大视角动态全息图的光照,用精心选模的高性能调Q Nd:YAG倍频脉冲激光器拍摄了几种动态三维流场的双曝光全息图,在用层析法对双高斯函数的温度场作了模拟验证性计算的基础上,给出了双芯乙醇灯温度场的两个横截面上温度分布的重建结果。 相似文献
425.
钝体改进结构对先进旋涡燃烧室燃烧流动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先进旋涡燃烧室凹腔稳焰机制,提出了一种后钝体结构改进方案,并对改进后的燃烧室燃烧特性进行了预混和非预混燃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预混燃烧条件下,当量比为0.6和1.0时,钝体改进结构可有效增强凹腔内旋涡流动强度,增加凹腔内温度,同时使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另外,凹腔内温度随预混进气速度增加而增加,且当速度增大到一定值时,温度变化不明显;非预混燃烧条件下,钝体改进结构可改善凹腔内旋涡流动及温度分布,在贫油燃烧状态时,凹腔内仍可维持较高的温度;钝体改进使燃烧室质量更小,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26.
在低速开口风洞中进行了等离子体激励器对NACA0015翼型流动分离控制的实验研究。采用PIV技术,对翼型绕流流场进行了测量,显示了施加等离子体激励后流场的变化。通过五分量天平对升力和阻力的测量,研究了激励电压和激励频率对翼型流动分离控制的规律。研究表明,低风速下在翼型前缘施加等离子体激励,能够有效地控制翼型流动分离,在来流为20m/s时,最大升力系数增加11%,失速迎角增加6°;在给定的流动状态下,激励电压和激励频率存在一个阈值,不同迎角下该阈值不同,迎角越大,分离越严重,对激励强度的要求也越高。 相似文献
427.
428.
Accurate prediction of tip vortices is crucial for predicting the hovering performance of a helicopter rotor. A new high-order scheme(we call it WENO-K) proposed by our research group is employed to minimize numerical dissipation and extended to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unsteady compressible viscous flows dominated by tip vortices over hovering rotors. WENO-K is referred to as an adaptively optimized WENO scheme with Gauss-Kriging reconstruction, and its advantage is to reduce dissipation in smoo... 相似文献
429.
Unsteady flow in the hub endwall region has long been a hot topic in the turbomachinery community. However important it is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engine, the coherent unsteady flow phenomena are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 In this paper, the complex flow field in the hub endwall of a cantilevered compressor cascade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rough numerical approach. The predicted results were validated by experimental data. To highlight the dominant flow structures among irregular and chao... 相似文献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