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52篇
航天技术   28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3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建设我国独立自主时间频率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析了物理量测量中时间频率量的特点 ,主要有 :时间的流逝性 ,时间频率具有最高的测量精密度与准确度 ,时间和频率既密切相关又有区别 ,其计量标准可通过电磁波发播 ,其基准是自然基准 ,其测量精确度与测量时间有关。作者阐述了这些特点对计量技术及建设时间频率系统的影响 ,论述了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时间频率系统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框架 ,从基准、实时、授时、时间频率设备的研制、生产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72.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5月25日,我国使用长征—3A火箭成功发射了第3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这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此次发射的第3颗“北斗”卫星是“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备份星。它与前2颗“北斗”卫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确保全天时、全天候提供区域导航信息。 1 中国民用卫星导航的应用 中国民用卫星导航市场非常广阔,潜在经济效益巨大,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运行以前,中国民用卫星导航主要集中于对“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 1.1 用于交通运输 卫星导航首…  相似文献   
73.
近年来,中国民航日益重视信息化对于行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航空公司、机场等企业已经将信息系统作为支撑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民航信息系统的规模及互联程度不断提高,信息系统集成(IT行业称为EAI)已经成为民航企业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由于涉及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问题,需求分析是信息系统集成面临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74.
《导航定位与授时》2019,6(3):I0002-I0002
本刊于2014年创刊,是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和中国宇航出版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双月刊)。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倡“双百方针”。本刊宗旨:关注前沿、强化融合、追求卓越、服务军民。刊物下设导航与控制、定位与授时、仪表与部件、仿真与测试四个专栏,基本涵盖了当代导航与控制领域的理论和工程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决遮挡情况下的实时定位问题,美国提出了Micro-PNT方案,我国也提出了定位导航授时微终端(Micro Positioning Navigation and Timing Terminal,MPNTT)方案。定位导航授时微终端集成了卫星导航系统、微惯性测量单元、微型原子钟及处理器系统,可为终端用户提供精确可用、完好及时、连续安全的定位导航服务。介绍了一种用于定位导航授时微终端的SoC系统设计,其包括了基于SoC FPGA的硬件设计和基于GNSS/MIMU的组合导航滤波算法。SoC系统集成了FLASH、SSRAM等存储芯片,通过RS422、RS232、CAN等通信接口接收GNSS、MIMU及外源传感器信息,并在ARM核中完成组合导航算法,以得到导航结果。SoC芯片单片实现了ARM与FPGA的功能,系统集成面积满足小型化需求,为后续移植为ASIC芯片提供了基础。对组合导航滤波算法进行嵌入式软件移植并测试,结果表明:SoC系统单次惯导解算时间为7ms,实测与仿真输出的导航位置差距在0.05m以内,俯仰角差和横滚角差在0.005°以内,航向角差在0.05°以内。本文设计的SoC系统高精度、集成化、可扩展,满足了微终端的要求。  相似文献   
76.
单庆晓  唐洪  何琴 《宇航学报》2011,32(4):802-807
在北斗和CAPS导航系统中利用高程作为虚拟星座可显著提高无源定位的精度。在授时应用中无源定位的结果用来计算卫星与用户的距离从而得到信号传输延迟。本文分析了高程误差对授时精度的影响。设定了高程误差,列出了定位方程;采用牛顿迭代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方程的解表明高程误差主要影响定位结果的Z坐标值,而对授时敏感的距离值影响较小。因此高程误差导致的授时误差要小于定位误差。对5个中国城市的仿真结果表明在这些区域100m高程误差引起的授时误差要小于1μs。因此可以采用概略高程取代需要昂贵测试设备的精确高程。概略高程可以满足μs级授时精度的需求,从而满足电力和电信系统大部分场合对时间同步的需求。  相似文献   
77.
“北斗”授时接收机为装备提供统一的时间标准,以实现军事活动的时间统一.为分析“北斗”授时接收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性能,提出了一种贴近实战的复杂电磁环境的分级方法,设计了不同复杂度下的接收机性能测试方法,并对影响授时接收机工作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8.
北斗卫星共视增强罗兰-C授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用北斗卫星共视技术增强罗兰-C导航系统与国家授时中心协调世界时UTC(NTSC)的时间同步和授时服务能力这对罗兰-C与北斗卫星两大自主导航系统相互增强进行组合定位、导航、授时(PNT)应用和对系统保障及国家安全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79.
短波授时系统采用扩频信号将有助于提高其授时服务质量。顾及到短波信道的复杂性和系统带宽的有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两个扩频信号之间的相对发播时间间隔实现短波时号发播的新方案,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所提方案的基本技术思路,并通过理论分析与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案相比于常规方案能够显著降低接收机的时号检测错误概率,可更好地实现协调世界时UTC和世界时UT1两种短波时号的兼容发播,为基于扩频体制的短波时号调制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0.
某型无人机系统具有多挂载能力,能同时挂载多种任务载荷.为了统一管理和综合使用多个任务载荷,通过分析机载任务设备接口的类型和通信需求,设计一种具有接入现有设备能力的任务管理计算机.该机采用成熟的插卡式集成设计方式,具备较好的使用灵活性和功能扩展能力.通过该任务管理计算机可实现对任务载荷设备的控制,对遥控、遥测、载机状态数据的管理,以及授时同步功能.任务管理计算机对任务载荷设备的综合管理,能够提高无人机任务载荷的集成能力,减少了任务载荷与载机平台之间的交联关系,使任务载荷系统更加独立,降低了任务载荷系统对飞行平台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