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54篇
航天技术   28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3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短波电台主控制器单元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短波电台中主控制器单元的发展过程及相应的技术实现,研究了相关软硬件技术,提出了研制主控制器单元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2.
张闯 《民航科技》2004,(2):19-20
短波通信主要靠电离层反射,但是电离层的特性随着昼夜交替、季节变化和太阳黑子的活动而产生干扰甚至导致通信中断,因而通信的连通性和可用性较差,尤其是多年来VHF通信的迅速发展,使短波通信失去了昨日的辉煌。ICAO规定只在越洋、边远陆地和远程航线飞行的飞机使  相似文献   
103.
高频地波雷达抗短波通信干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强勇  苏洪涛  焦李成 《宇航学报》2003,24(5):529-533
短波通信干扰包括短波通信瞬态干扰和短波通信长干扰两种。在对短波通信干扰的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特征子空间理论,提出了有效抑制短波通信干扰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消除短波通信瞬态干扰,而且对多个瞬态干扰同时存在所形成的长干扰的抑制也非常有效,这是一般抑制瞬态干扰的方法所达不到的。实测数据仿真结果表明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4.
要实现高可靠的短波通信,通信频率的选用十分重要。本文对短波频率预测技术进行了简介,提出利用短波实时频率预测技术,进一步提高空管短波通信系统保障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5.
在对短波信道仿真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非正弦时域正交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Simulink软件对短波信道进行了仿真实现,构建了基于PSWF的非正弦时域正交信号的调制端和解调端。采用一种新的重构方法使小相对带宽PSWF脉冲的产生摆脱了Toeplitz矩阵求解的限制。在3~3.003 MHz频段内,实现了数据流的动态仿真。最后,给出了不同调制路数下的误码率曲线。  相似文献   
106.
由于GNSS系统的脆弱性,Loran-C/BPL系统作为GNSS系统的备份研究,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但如何获取高精度的传播时延一直是制约长波系统实现高精度授时的瓶颈。本文从测量角度出发分析路径时延的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着重利用实际测量数据分析路径时延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信号传播路径相似、且传播路径上天气变化相似的条件下相距100km内的用户其接收信号的传播时延时间变化规律基本相同,这为长波差分授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7.
高光谱成像仪是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上唯一可以获取高光谱数据的载荷。文章从幅宽和空间分辨率2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高光谱成像仪的发展现状;基于大孔径静态干涉光谱成像(LASIS)技术原理和高光谱成像仪系统组成,提出幅宽增大和空间分辨率提高会带来偏流角偏差控制和高速图像传输等问题;对摆镜“轻巧型”结构、高精度运动部件及大尺寸高精度干涉仪进行设计,以满足偏流角偏差分析提出的高光谱成像仪推扫方向与探测器光谱方向夹角优于2.7′的要求,采用大面阵CCD高速成像技术,实现电路规模仅为原有技术的1/4。环境试验和在轨成像结果表明:高光谱成像仪调制传递函数(MTF)大于0.24,星上定标精度优于2 nm,在轨获取的可见光近红外(VNIR)及短波红外(SWIR)光谱图像立方体正确,曲线准确度相对偏差优于5%,高光谱成像仪的设计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是巨大的,震后电力中断、通信设备受损往往会造成通信盲区,给通信指挥、通信保障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加强震后应急通信保障策略研究成为政府、学者关注的重点.文章基于震后环境特点,结合通信业务需求及各类通信方式的特点提出一种分层应急通信保障策略,该策略首先依据灾区受损程度进行分层,分为全域、边缘以及核心层,按照卫星全域覆盖,无人机空基通信边缘覆盖,短波电台+应急通信车补充覆盖的通信保障理念进行通信保障,该策略相对于传统的应急通信保障方式具有快速高效集成,可操作性强,技术相对成熟等优点,对于提升应急通信保障效益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卫星授时以其安全、可靠、稳定、精准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本文立足遥测地面站对时间的高精度、协同性、实时性、网络化的需求,在简述了几种典型授时技术应用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了北斗卫星授时技术研究。首先对北斗时间系统的组成,以及单向、双向授时技术优缺点等进行了论证,重点分析了RDSS(Radio Determination Satellite Service,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双向授时的技术实现、理论推导、误差影响和精度评估等;然后,结合遥测地面站授时现状和需求,提出了遥测地面站组网应用中时统的总体思路,通过三级控制、统一溯源、内外互联、由点到面的模式,构建了“以北斗双向授时为主,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计算机网络授时为辅”的网络化授时体系,并对遥测地面站组网应用场景和入网策略进行了分析论证。本文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行性,可为网络化授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UTC是国际标准时间.UTC(NTSC)是UTC的物理实现之一,是我国的国家标准时间,也是我国一切授时业务的基础.目前,广泛应用的GNSS授时精度可达10~50ns.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数十纳秒的授时精度及事后处理的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基于iGMAS的国家标准时间精密授时系统(PTS).PTS的基本原理为:服务端基于iGMAS平台生成实时轨道及以UTC(NTSC)为参考的实时卫星钟差,用户端结合实时产品及伪距、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解算本地钟与UTC(NTSC)偏差.此外,搭建了PTS原型系统并展开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基于PTS原型系统,各用户站授时精度均优于1ns.与GNSS授时技术相比,PTS将授时精度提高了1~2个量级,且基于国家标准时间授时,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