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200篇
航天技术   167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72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为了能够开发一种简单有效的亚声速可压缩流场叶片边界层速度测量方法,从而为叶型设计和相关数值研究工作提供支撑,本文围绕热线风速测量技术,针对可压缩流场密度变化对热线标定结果的影响,以及实际测量中速度、密度耦合而无法直接获取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适用于边界层测量的恒定压力热线标定方法和引入叶表稳态静压进行速度解耦的方法,并对所提出方法的主要误差进行了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热线标定和边界层速度测量试验验证,明确了恒定压力热线标定数学模型系数随压力的线性变化规律,同时针对温度非线性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过热比调整的修正方法,该方法能够将约13 ℃的温度偏差对热线电压的影响降低到1%以内,进一步简化了恒定压力热线标定流程,结合基于叶表稳态静压的速度解耦方法,为亚声速可压缩流场叶片边界层瞬态速度测量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高频响测速方法。  相似文献   
342.
    
We have used microwave absorbing material in different geometries around ground-based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antennas in order to mitigate multipath effects on the estimates of station coordinates and atmospheric water vapour. The influence of a hemispheric radome – of the same type as in the Swedish GPS network SWEPOS – was also investigated. Two GNSS stations at the Onsala Space Observatory were used forming a 12 m baseline. GPS data from October 2008 to November 2009 were analyzed by the GIPSY/OASIS II software using the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 processing strategy for five different elevation cutoff angles from 5° to 25°. We found that the use of the absorbing material decreases the offset in the estimated vertical component of the baseline from ∼27 mm to ∼4 mm when the elevation cutoff angle varies from 5° to 20°. The horizontal components are much less affected. The corresponding offset in the estimates of the atmospheric Integrated Water Vapour (IWV) decreases from ∼1.6 kg/m2 to ∼0.3 kg/m2. Changes less than 5 mm in the offsets in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the baseline are seen for all five elevation cutoff angle solutions when the antenna was covered by a hemispheric radome. Using the radome affects the IWV estimates less than 0.4 kg/m2 for all different solutions. IWV comparisons between a Water Vapour Radiometer (WVR) and the GPS data give consistent results.  相似文献   
343.
研究了飞行高度对高超声速钝锥边界层稳定性及转捩的影响。通过求解三维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计算了来流Ma=6,半锥角为7°的钝锥在飞行高度20~40 km条件下的基本流场,利用线性稳定性理论(LST)研究了飞行高度对钝锥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采用e N方法进行了转捩预测。研究发现,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流向不稳定N s值和横流不稳定N cf 值均减小,由横流不稳定性引起的圆锥表面大部分区域转捩逐渐转变为流向扰动引起迎风面转捩横流扰动引起背风面转捩,继而横流扰动消失,流向不稳定波引起迎风面转捩。  相似文献   
344.
赵有喜  谢旅荣  汪昆  段旭  张兵 《推进技术》2019,40(12):2674-2683
为改善二元超声速进气道前体激波与侧壁面边界层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侧壁开泄流气缝的流场控制方法并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然后研究了侧壁面开缝的宽度、位置、角度等典型几何参数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设计马赫数下侧壁开缝使进气道唇口角区处的溢流明显减小,进气道内通道进口流场得到改善,进气道流量系数提高2.27%,喉道截面总压恢复系数提高3.37%;在非设计状态下,进气道性能也有一定的改善。典型几何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侧壁开缝位置位于前体斜激波位置(L=-1.4~-0.21)、开缝宽度为0.85~1.10倍当地边界层厚度时,对进气道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佳,而开缝的角度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45.
月地转移轨道快速设计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用直接大气再入方式的月地转移轨道,考虑大气再入界面参数和地面落点位置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双二体模型的快速设计方法。该方法分为内外两层迭代循环,内层循环使月心段轨道和地心段轨道在月球影响球边界处连续,并采用Lambert问题与Newton-Raphson法相集合的方法求解满足再入角约束的地心段轨道参数;外层循环通过调整地心段轨道倾角和轨道置入时间使月地转移轨道满足地面落点位置约束。分析表明,存在四种类型的月地转移轨道满足大气再入界面约束,分别为降 降型、降 升型、升 降型和升 升型。在此基础上,对四种类型月地转移轨道的近地点地心距、置入分布点、再入点分布等特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46.
空-地激光通信链路地面站选址大气信道传输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晓峰  胡渝 《宇航学报》2003,24(5):534-537
对影响空-地激光通信链路地面站选址的大气信道传输因素进行了理论及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研究表明:(1)大气信道对不同波长激光传输的影响程度不同;(2)能见度越好,大气衰减效应对激光传输的影响越小;(3)激光传输在海拔较高的大气分层中受到的衰减比海拔低的层段小;(4)0.53μm、0.8μm、1.06μm波段激光传输受气溶胶衰减的影响比分子吸收和散射更严重;(5)大气湍流效应会降低直接探测系统的信噪比,恶化传输光束的空间相干性,降低相干探测系统的信噪比。结合部分我国气象统计分析资料及地理分布特点,建议我国空-地激光通信链路地面站选址可多考虑大气衰减及湍流效应影响相对较弱的高海拔、少雾、多晴的西部乡村地区。  相似文献   
347.
以高亚声速压气机叶型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不同雷诺数Re条件下叶片近壁面分离泡结构和边界层发展的内在关联,基于Denton损失模型,揭示了低Re下压气机叶型性能退化内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叶型改型设计,获得两种不同载荷分布的新叶型,对比分析了载荷分布对分离泡结构和叶型流动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Re从1.2×10~6降低到1.5×10~5时,吸力面分离泡长度增加11.2%轴向弦长,此时叶型边界层损失略有增加,而叶型尾迹损失增加接近150%,分离泡强烈的\"位移效应\"导致尾迹损失急剧增加是低Re下压气机叶型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采用前加载叶型能够促使转捩提前发生,同时降低流向逆压梯度,有效抑制分离泡的形成和发展,改善低Re条件下高亚声速压气机叶型的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348.
陈浮  俞建阳  宋彦萍 《推进技术》2012,33(6):853-858
通过分析某高负荷压气机叶栅内部的流动状况,确定了端壁开槽吸气以及端壁与吸力面同时开槽吸气两种附面层吸除方案,并在低亚声速条件下进行了风洞吹风实验。结果表明,附面层吸除是一种提高高负荷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的有效措施,通过吸走附面层流体可以改善壁面附近流动状况,角区分离减弱,流道内高损失区范围减小。随着吸气量的增加,改善压气机叶栅性能的效果越显著。吸气方案不同,其作用机理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349.
大气电场反映了地球近地表大气对气象活动、太阳活动与地质活动的综合响应。实现大气电场与气象参数及地磁活动指数等参数的综合测量,对雷电活动、地质灾害和磁暴活动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开发了一种大气电场综合观测设备,能够同时测量包含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大气电场等多个参数,在大气电场探测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大气电场综合观测设备的详细设计和电场标定过程。 通过对该设备在北京市十三陵台站实测数据的分析,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FAMEMS-DF02电场仪以及中国气象网发布的气象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各气象参数99%的时刻对应误差不超过±10%,平均误差不超过±3%,而电场数据的平均误差为±0.166 kV·m–1。  相似文献   
350.
大气偏振态研究是开展偏振探测、偏振遥感、偏振成像等应用的前提和基础. 相较于可见光波段, 近红外波段大气偏振态研究相对滞后. 已有研究多以理论分析为主, 缺乏实验验证. 为此, 本文采用短波红外图像传感器、红外镜头、红外偏振片、红外滤光片等搭建了近红外波段大气偏振测量系统, 在晴朗天气条件下对全天空900~1700 nm近红外波段大气偏振态进行了测量. 结果表明, 在近红外波段大气呈现稳定偏振模式, 其中大气偏振角分布稳定性明显优于大气偏振度分布; 大气偏振模式与瑞利散射表征模型符合较好, 全天区83%的点位模型偏振角误差小于10°, 79%点位模型偏振度误差小于0.1, 依托瑞利散射表征模型可有效预测各方位大气偏振态. 此外, 全天区大气整体偏振度不高, 均值为0.13, 正午时段仅为0.1, 与以往文献理论推导和假设存在差异, 偏振滤光技术是否适用于白昼目标探测应结合具体应用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