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72篇
航天技术   55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安全改进活动是整个网络系统风险评估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使评估结果更加有效地支持安全措施的改进,在逻辑渗透图模型LEG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贪婪算法的最小成本关键措施集合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求解MCCSM问题来寻找解决目标网络安全风险的最小成本关键措施集合,在消除了所有已识别威胁的前提下,使得整个投入成本最小。最后,对该算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2.
非线性滤波算法一直是个活跃的研究方向,本文引入数论中的均匀随机设计(URD),提出了一种URD的非线性滤波算法(URD-KF),用于处理非线性高斯系统的滤波问题,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算法的性能。分析表明,该算法的性能要好于Unscented变换方法。仿真结果也证实了该算法的滤波性能优于UK滤波算法,且在相同滤波性能的前提下,该算法的计算代价要小于PF滤波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Bearing—Only跟踪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优于PF。  相似文献   
93.
基于频域LMS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分析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最小均方(LMS)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先对输入信号进行FFT变换,再通过LMS算法实现了频域上自适应波束形成。FFT变换后信号为稀疏矩阵,自相关下降,LMS算法收敛速度提高;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收敛速度较快、性能较好,且计算量较少,易于实时实现,而且文章提出的波束形成算法对相干信源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94.
复合材料铺层优化中常用的各种遗传算法,较难同时综合考虑表面45°、分层比例、连续铺层数限制等复杂工程约束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针对复合材料层压板的等基因序列双重随机遗传算法,在交换和突变算子中引入双重随机算法以保证优化迭代中基因序列的严格相等,基于SABRE 软件实现该优化算法,并通过算例验证算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满足均衡性、对称性、表面45°、连续铺层数限制、铺层比例等复杂工程约束,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95.
红外灯阵热流分布仿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蒙特卡洛法计算了红外单灯热流分布,并据此建立了数据库,综合考虑红外灯直射热流、挡板反射率以及间隙漏光量等影响因素,得到红外灯阵热流分布.将红外灯空间坐标作为待优化参数,利用遗传算法对灯阵热流分布进行优化计算.文章对某型卫星真空热试验用红外灯阵进行了优化计算,根据优化结果对实际灯阵进行安装并测试热流均匀性,得到的实际...  相似文献   
96.
本文应用超稳定性理论证明了由Sobel和Bar—kana等提出的多变量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直接得到了自适应控制信号u_p并且推出了一种δ——校正算法。  相似文献   
97.
大弯角串列叶型优化设计与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掩刚  魏崃  陈为雄 《推进技术》2014,35(11):1469-1474
以50°弯角多圆弧单列叶栅和串列叶栅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所设计的两类叶栅进行数值分析,获取了其不同来流马赫数条件下的性能和流动细节。应用NSGAⅡ遗传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技术,对串列叶栅的五个关键几何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验证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攻角范围内,串列叶栅的静压比都高于单列叶栅,负攻角范围内,串列叶栅损失低于单列叶栅;经过优化,串列叶栅在大负攻角下的性能略有降低,同时改善了正攻角性能,在4°攻角、0.8马赫数时静压比提升4.3%,总压损失系数降低42%;优化后串列叶栅在全工况范围内性能都要优于单列叶栅,并且串列叶栅最大压比点和最小损失点攻角均向右漂移2°。  相似文献   
98.
钟赟  万路军  张杰勇 《航空学报》2021,42(2):324282-324282
针对空中作战行动过程(COA)设计问题,根据动态影响网(DINs)理论和改进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NSGA-Ⅱ)算法,提出一种基于DINs和区间多目标优化的空中作战过程优选方法。首先,分析空中作战过程基本概念,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建模,并对参数不确定性进行分析。然后,基于改进Kendall协和系数检验法确定一致性检验后的关键参数,设计DINs概率传播算法。随后,分析期望效果实现概率与各关键参数的相关关系,在分析行动过程优选效果评价指标基础上,采用改进NSGA-Ⅱ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多组仿真案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以及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
Responsive orbits have exhibited advantages in emergencies for their excellent responsiveness and coverage to targets. Generally, there are several conflicting metrics to trade in the orbit design for responsive space. A special multiple-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namely the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Ⅱ (NSGAⅡ), is used to design responsive orbits. This algorithm has considered the conflicting metrics of orbits to achieve the optimal solution, including the orbital elements and launch programs of responsive vehicles. Low-Earth fast access orbits and low-Earth repeat coverage orbits, two subtypes of responsive orbits, can be designed using NSGAⅡ under given metric tradeoffs, number of vehicles, and launch mode. By selecting the optimal solution from the obtained Pareto fronts, a designer can process the metric tradeoffs conveniently in orbit design. Recurring to the flexibility of the algorithm, the NSGAⅡ promotes the responsive orbit design further.   相似文献   
100.
叶飚  曾占魁  冯刚  曹喜滨 《上海航天》2014,31(1):7-11,62
在低轨天基预警卫星(STSS)24星构型配置条件下,对弹道导弹ICBM全程飞行过程中可见预警卫星数多于2颗,用最小二乘几何弹道一次定位及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提出了基于观测噪声估计方差最小的可见星最优选星原则。仿真结果表明:与不进行选星方式相比,用该选星原则进行弹道导弹弹道重构计算可满足在最小限度占用监视预警卫星资源条件下,获得更高的弹道重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