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296篇
航空   1535篇
航天技术   75篇
综合类   120篇
航天   16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31.
通过在镀液中加入铝酸钠对化学镀Ni—Mo—P/Ni—P工艺配方及工艺的研究,得到化学镀Ni—Mo—P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该镀液稳定,所得镀层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耐蚀性比Ni—P合金更优。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32.
钛合金缺口试样拉伸破坏载荷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空发动机轮盘常用钛合金材料,开展了常温和高温下光滑和缺口试样的拉伸变形和断裂行为试验研究,建立了其大变形本构模型。基于该本构模型,利用大变形有限元分析,计算获得缺口试样的载荷-位移曲线。将该曲线最高点对应的载荷确定为试样的拉伸破坏载荷,并与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理论预测与试验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的拉伸破坏载荷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33.
首先建立了正交车铣工件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主要切削用量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然后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了正交车铣TC9钛合金的切削试验,研究分析了正交车铣的主要切削用量(如铣刀与工件的转速比、轴向进给量、偏心量等)对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已加工表面粗糙度随转速比和偏心量的增加而降低,随轴向进给量的增加而增大;表面粗糙度Ra可以控制在1μm以内,因此正交车铣可以实现回转类零件的精加工。  相似文献   
734.
砂带磨粒磨损直接影响磨削表面质量进而影响构件综合服役性能.以表面完整性为评估指标,对砂带磨损前后钛合金的表面加工质量进行了试验研究,揭示了砂带磨粒磨损对磨削TC17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和表面硬度的影响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磨粒磨损后由于高度均匀化、单位面积切削磨粒数增加、磨削深度减小,使得表面粗糙度减小、纹理均匀细腻,...  相似文献   
735.
利用定向凝固方法制备出[110]轴向取向的Fe83Ga17合金,研究了Fe83Ga17合金的磁致伸缩性能,测量了Fe13Ga17的磁致伸缩系数和饱和磁化场、应用能量最低原理,研究了合金在磁场和应力作用下的磁化机理,构建了磁化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现象基本吻合,部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别,表明理论模型还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36.
氯离子和温度对铝合金在冷却液中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了动电位极化法、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不同氯离子浓度下防锈铝在模拟冷却液中的腐蚀行为,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极化后防锈铝的表面特征进行了观察和记录。结果表明,氯离子吸附在防锈铝氧化膜表面,对氧化膜表面造成破坏。在一定温度下(30℃),当氯离子浓度超过0.01mol/L时,中间产物吸附作用就会增强,阻抗谱中低频区出现感抗弧,点蚀萌生。随着氯离子浓度增高(超过0.01mol/L),防锈铝的腐蚀加剧,耐腐蚀性能下降。随着温度的升高,阴极和阳极反应阻力变小,阳极金属铝的溶解和阴极氧还原速度增大,腐蚀速度增大。温度升高的同时,溶解氧含量下降,阴极反应受到抑制。与此同时扩散过程在整个腐蚀反应过程中的支配性降低,中间产物在氧化膜表面的吸附作用增强,从而导致低频容抗弧的出现。温度对点蚀形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单个点蚀坑的几何大小,促进点蚀坑的生长。   相似文献   
737.
针对飞机蒙皮对接时,因搅拌摩擦焊(FSW)工艺窗口狭窄易致底部虚焊、弱连接等缺陷问题,为了探索更适合大飞机蒙皮长程稳定焊接的新方法,设计了超声辅助搅拌摩擦焊(UAFSW)与FSW的蒙皮连接对比试验,采用1.8 mm厚度的2524-T3铝合金进行了同种工艺条件下的UAFSW与FSW焊接,对表面成形良好、内部无缺陷的FSW与UAFSW焊缝,进行了拉伸、金相、扫描电镜观察等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FSW焊缝相比,UAFSW焊缝缺陷率明显降低,工艺窗口扩大;UAFSW焊缝表面纹理更细密,层叠现象消失;UAFSW焊缝的平均抗拉强度略高于FSW焊缝,达到母材强度的90.7%;UAFSW焊缝的平均延伸率则比FSW焊缝高20%左右。研究发现,超声的加入使UAFSW焊缝微观组织更细更均匀,晶粒尺寸变细小,且晶粒沿轧制方向的规律性被打乱,呈现无明显方向的杂序排列。  相似文献   
738.
直流磁控溅射ZnO:Al薄膜的光电和红外发射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锌、铝合金(ω(Al)=3%)为靶材,利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了系列掺铝氧化锌ZnO:Al(ZAO)薄膜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光光度计、霍耳效应及红外发射率测量仪等测试仪器或方法表征了样品的结构、形貌、光学、电学及红外发射特性.测得样品最低电阻率达到1.8×10-6(Ω·m),最大禁带宽度为3.47?eV,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达到90%,8~14?μm波段平均红外发射率在0.26~0.9之间.上述特性均随衬底温度和溅射功率的变化有着规律的变化.当方块电阻小于45?Ω时,薄膜在8~14?μm波段平均红外发射率与方块电阻遵循二阶函数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39.
采用激光快速熔凝技术制备Al2O3/YAG共晶自生复合陶瓷, 研究Al2O3/YAG共晶陶瓷在高能激光束作用下,不同扫描速率(0.01~2.0mm/s)、超高温度梯度下的凝固组织特征及其生长机制,探索激光熔凝过程控制参数与凝固组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熔凝Al2O3/YAG共晶陶瓷由无规则连续分布的Al2O3相和YAG相两相组成,没有晶界和其他相,Al2O3相的体积分数为(45.0±2.0)%,两相耦合生长,交错分布,是典型的快速凝固层片状非规则共晶组织;共晶层间距细密, 并随激光扫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扫描速度为0.02mm/s 时,共晶间距约为1~2μm,扫描速度为2.0mm/s时,共晶间距仅为0.5μm左右;综合热分析表明,Al2O3/YAG共晶熔点为2096K,与相图吻合.  相似文献   
740.
为了优化喷射成形Si—Al合金成形工艺,获得优良的显微组织,本文模拟了喷射成形Si-30wt% Al合金的凝固过程。研究了雾化压力和沉积距离对熔滴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和固相分数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得到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