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57篇
航空   304篇
航天技术   40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及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纤维均匀排布的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预测问题,基于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有限元方法,研究建立了代表体积元(RVE)模型,并施加周期性边界条件,实现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的预测。通过将应用上述RVE模型所获取的B/Al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结果与解析解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表明,施加周期性边界条件的RVE模型的力学性能预测结果与解析解和试验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所建立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基于单向连续纤维增强SiC/TC4复合材料板材的力学性能测试试验,获取了不同铺层方案结构的纵向/横向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得到的纵向/横向弹性模量计算值与各自试验值均值的误差均小于5%,表明弹性力学性能参数基本一致,计算模型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412.
"最小风险炸弹位置"(LRBL)是运输类飞机型号合格审定最新的客舱安保要求之一。基于LRBL适航要求及相关的咨询通告,针对LRBL周围结构和系统的设计与布局、以及爆炸发生后的次生影响和应对措施,综述了飞机结构在内爆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响应特性及失效模式的研究进展,梳理了人体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损伤机理及损伤模型,明确了爆炸碎片的破坏概率模型,总结了国内外抗爆容器的设计特征及优缺点,最后简述了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民用航空器适航与维修重点实验室为研究机身结构在内爆载荷下的响应特性所做的相关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413.
介绍了运输类飞机舱门标记标牌的定义、分类,归纳总结了运输类飞机舱门标记标牌的适航技术要求及验证,尤其是应急出口标记的适航要求及验证,通过比较国内外适航规章对应急出口标记要求的差异,并通过3个等效安全案例来说明如何通过补偿措施达到应急出口标记标牌等效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414.
在现代运输类飞机舱内,非金属材料的装饰和设备被大量使用。这些易燃材料是导致飞机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保障运输类飞机客舱安全,要求舱内材料防火。这也是当飞机发生坠撞事故后,为机上乘员逃离飞机争取时间的必要手段之一。通过研究和分析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第25部中的适航条款要求,梳理出运输类飞机舱内不同非金属材料装饰和设备的防火适航要求,并为之提供具体的符合性验证试验方法,为运输类飞机舱内材料防火符合性验证工作规划和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15.
随着无人化智能移动装备在工业、交通等安全敏感领域的普及应用,民用导航定位系统中的定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位置认证是对终端的物理位置声明进行认证的过程,是导航定位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第五代(5G)移动通信网络的通导融合位置认证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认证精度高、用户容量大、建设运维成本低等多重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多基站位置认证系统的检测判决原理,提出了漏检平均距离的定义作为位置认证系统精度的量化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信号带宽、基站同步误差、信噪比对位置认证系统精度的影响,并利用5G信道模型评估了典型场景下的位置认证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具备3个以上的视距基站时,基于5G的通导融合位置认证系统可以实现米级的位置认证精度。  相似文献   
416.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6):302-317
The Permanent Magnet Torque Motor (PMTM) is the key electro-mechanical conversion device in an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 (EHSV). In this work, a refined model of a PMTM is developed, considering the non-working air-gaps between the upper or lower yoke and the armature, the fringing effect at the limiting holes, and the nonlinear permeability of soft magnetic material. Based on the refined model, the influences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calculation accuracy of the magnetic flux at the pole surfaces of the armature and the output torque are investigated. For verifying the validity of the refined model,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of the PMTM is conducted, and a test platform is constructed. Compared with existing models, the refined model can better reveal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of the PMTM, and its calculations are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FEA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armature deflection displacement show that the refined model can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MTM.  相似文献   
417.
为了研究冲击效应对二体绳系卫星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开展了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的柔性绳索模型及绳系卫星系统运动特性分析研究。首先介绍了绝对节点坐标法柔索模型的建立过程,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实验,在仿真时充分考虑了柔索的轴向刚度矩阵、弯曲刚度矩阵以及质量矩阵,可在不增加计算量的同时保留系绳真实特性。最后,搭建了三自由度的二体绳系卫星地面模拟试验系统,在规格为20 m×30 m的大型气浮平台上开展了试验验证,对末尾释放阶段和初始回收阶段系绳的张力以及子星的运动状态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地面模拟试验与仿真实验相比,系绳张力误差均在5%以内,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和所搭建的试验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为绳系卫星的未来发展和地面试验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18.
通过分析高纯氧化铝陶瓷基板的制备要点,梳理了制备关键工艺与基板特性指标之间的关系,梳理出星用高纯氧化铝陶瓷基板的验证需求,最终提出了高纯氧化铝基板的验证思路,即在将全部验证项目分为构件级和组件级两个大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起三级验证指标体系。就具体验证项目的设计与实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讨论。得出结论,验证过程体现出的既基于已有标准框架和测试原理,又不拘泥于某一特定标准的原则与思路,不仅适合于构件级的批次稳定性与工艺适用性验证,同样也适用于组件级各验证项目和具体测试方法的确定。在确保构件级和组件级全面、准确验证的前提下,为确保较高的验证效率和较低的验证成本,需要结合标准、测试条件、应用工况三方面综合考虑和细化验证项目条件。  相似文献   
419.
随着适航新规章的发布,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WIS)在整个民机设计体系中愈发得到重视。国外在EWIS设计方面已形成了非常专业化的体系,通过四个典型实例介绍了国外在EWIS设计中的先进理念,并探讨了对国内EWIS设计的借鉴意义并提出了相关建议。这些典型实例包括:EWIS适航认证、EWIS部件可靠性分析、EWIS安装设计标准制定、EWIS总体布局设计。  相似文献   
420.
我国某型民用飞机于2015 年开始陆续交付运行,积累了大量的持续适航事件和数据,但缺少量化的评价机制,用于持续适航事件的经济性分析。本文通过对民用飞机持续适航事件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结合对主制造商和航空公司的成本和收益损失的计算,提出持续适航事件成本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单个事件的成本模型和持续适航事件经验曲线模型,进一步提出预测机型成熟期的持续适航事件成本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表明:在机队持续适航成本预测模型提出的过程中,飞机停场天数、事件接收到确定措施时间和措施实施时间的取值敏感度高,在后续机队的运行过程中,应尽量减小这三个参数的取值,以降低持续适航事件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