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9篇
航空   149篇
航天技术   60篇
综合类   87篇
航天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81.
对聚硅氧硅氮烷胶黏剂进行了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的加速老化试验。经过90 d加速老化试验,胶黏剂试样拉剪强度增长了50%以上。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高温对胶黏剂的后固化增强作用和湿度对粘接界面的弱化作用同时存在,但增强作用远大于弱化作用。胶黏剂的90 d加速老化试验结果以及老化机理表明,聚硅氧硅氮烷胶黏剂具有很好的耐高温高湿性能,说明其具有较长的贮存寿命。  相似文献   
182.
相阵列技术在民机机体气动噪声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麦克风相阵列测量技术是进行民机机体气动噪声研究的主要手段。针对民机机体气动噪声,开展了闭口风洞麦克风相阵列测量技术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闭口风洞气动噪声测量的阵列优化设计方法,分别设计了适用于民机增升装置、起落架气动噪声测量的阵列。将麦克风相阵列技术应用于某飞机增升装置缩比模型、起落架缩比模型气动噪声闭口风洞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利用侧壁阵列清晰地识别出了增升装置主要气动噪声源,并显示出降噪措施的降噪效果;利用组合阵列,实现了较宽频率范围内起落架气动噪声源探测,识别出了起落架主要气动噪声源。  相似文献   
183.
利用离散元法及正交设计方法,对典型轮体结构发生伞形振动时的二维等效振动模型进行了空腔尺寸及颗粒填充方案的数值设计,并结合振动试验结果给出了轮体结构颗粒阻尼器的设计流程及设计准则.研究表明:1建立的二维等效振动模型在能够反映轮体结构伞形振动基本特征的同时,也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内部颗粒运动对结构产生的影响;2颗粒阻尼对轮体结构的振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填充不同材质的颗粒,其减振效果会有较为明显的区别;3空腔的尺寸及颗粒的质量率对颗粒阻尼的影响显著,应首先保证的是较高的颗粒质量率;4由于碰撞间隙的作用,对于固定规格的空腔和颗粒,存在最佳颗粒体积填充率使得颗粒阻尼的减振效果最佳.由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最佳方案的一致性可知,发展的设计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给出轮体结构颗粒阻尼器的最优空腔尺寸及其对应的最佳填充方法,可用于轮体结构伞形振动减振方案的前期设计.  相似文献   
184.
DPIV在水洞流场均匀度校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PIV)及特定预偏置技术校测水洞流场,并将测量结果与用传统流场校测方法测得的结果相比较,发现特定预偏置技术显著提高了流场测量精度,适用于流场校测.  相似文献   
185.
两种隐身飞机模型的雷达散射特性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种隐身飞机的仿真模型进行了雷达散射特性测试与分析.其所采取的隐身措施是:控制散射波峰的方向与数量,增大占位比,表面金属化,三倾斜式进气道及舵面缝隙菱形槽设计.主要结果和结论是:2种隐身飞机在头向附近的雷达散射截面(RCS)不大于5?dB·m2,说明现代战斗机非常重视头向的隐身.减少强散射方向的数目有利于飞机隐身.垂尾倾斜后与机身或机翼仍构成不完整的二面角具有较强散射.采取隐身措施总的效果是使飞机重要的头向和侧向暴露距离减小、总体可探测范围减小、少数方向暴露距离大但范围窄.  相似文献   
186.
利用水洞中动态测力/流动显示一体化实验系统,研究飞行器简易模型等速俯仰过程动态气动特性.测力天平为三分量内式尾支形式;利用氢气泡方法观测机翼上表面流动,测力和流动显示结果同时记录.当下俯无量纲角速度k≥0.11时,观测到正攻角时的负阻力现象.分析测力和流动显示结果,表明负阻力是下俯过程中上翼面流动由分离向附着恢复过程中的迟滞效应引起的,负阻力的大小与下俯无量纲角速度和下俯起始攻角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7.
简要回顾了人类火星探测并成功着陆火星的历史,对火星的基本情况及进入环境进行了介绍。对火星科学实验室项目情况、飞向火星的过程及进入气动热环境进行了描述。详细介绍了火星科学实验室进入舱防热材料的发展及相关气动热试验。  相似文献   
188.
本文根据水洞观察的结果,分析了圆柱体尾流中,卡门涡街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流动的不稳定性所产生。根据这一原则,找到了两种控制尾流结构的方法。当雷诺数小于大约200的情况下,在圆柱体“死水区”一侧的边沿,放置一个直径很小的控制圆柱体,可以抑制卡门涡街的产生。另一种方法是在尾流的平均轴线上,放置一个宽度与圆柱体直径相等的平板,同样能够抑制涡街的产生。风洞试验的结果表明,即使在高雷诺数下(亚临界范围内),由于尾流中放置了平板,使得非定常旋涡受到抑制,从而显著地改变了圆柱体上的气动力。  相似文献   
189.
本文给出了一个直径为5.35米的水平轴风力机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12米×16米风洞试验段中进行的叶片表面压力分布的测量结果。在 Re 数从4×10~5至1.2×10~6的范围内,测量了叶片上八个剖面的压力分布。同时还用内式六分量天平测量了风轮的推力和功率。试验结果表明:风轮叶片根部处的载荷高于理论计算值,而叶尖处的载荷则低于理论计算值;叶素-动量理论对风轮最大功率预估偏低,而在高叶尖速比下,它对风轮的功率和推力预估偏高。测压试验结果与测力试验结果符合一致。  相似文献   
190.
本文介绍CK-1M无人机是缩比为1/5的模拟无人机,安装在发射装置的短轨上,采用双发助推器进行发射起飞。以研究和分析双发助推器推力偏差对发射起飞过程中释放的选择、滑轨长度的确定、离轨安全和飞行姿态的影响。 发射起飞试验证明:有关双发助推器发射起飞模拟试验研究和分析方法是正确的,研究与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这些方法和结果均可作为无人机双发助推器发射起飞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