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122篇
航天技术   36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根据航天测控系统中各信号处理单元之间的流水性特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软件化航天测控系统的驱动机制。文中首先介绍了软件化航天测控系统的基本结构,在研究了静态和动态数据流驱动机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此种数据流驱动机制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它采用消息控制的方法,按照动态数据流驱动机制,实现各信号处理单元的进程间和每个信号处理单元内部的线程间的数据流驱动。同一般的动态数据流驱动机制相比,此种驱动机制具有灵活性和易于实现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2.
航空发动机神经网络自学习PID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华  袁鸯  鲍亮亮  孙健国 《推进技术》2007,28(3):313-316
将神经网络与传统的PID控制相结合,构成神经网络自学习PID控制,用神经网络在线整定PID控制器的比例、积分及微分三个参数,使被控对象跟踪理想参考模型的输出。该系统具有自学习能力,能适用于非线性、时变的被控对象。将神经网络自学习PID控制方法用于航空发动机全包线控制以及蜕化发动机的控制,进行了数字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3.
樊丁  傅强  戚学锋 《推进技术》2005,26(6):544-547
对于航空发动机这样复杂的系统,经典的定常算法难以对其实现良好控制。遗传算法具有良好的寻优特性,操作方便、速度快,不仅适用于单目标寻优,也适用于多目标寻优。遗传算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控制系统,针对一个或多个目标,均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寻找到合适参数。文中采用遗传算法实现了对PID参数的最佳整定。最后,通过数字仿真证明了其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4.
刘琦  王囡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7):1537-1542
在给定截尾试验次数的条件下,为了在理论上给出最大截尾试验次数以及从保护使用方利益的原则出发进行试验设计,基于验后概率和"小概率事件原理",在一定程度上以保护使用方利益为准则,对Bayesian序贯方差检验(BSVT)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修正的Bayesian序贯方差检验(MBSVT)模型,设计了继续试验区临界值的求解...  相似文献   
195.
介绍了国内外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国内PMI泡沫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迫切需要建立PMI泡沫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制造与验收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96.
论述了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主要从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优势特点、制备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CMC在航天型号产品上应用需要突破的难点和技术关键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和介绍,提出了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7.
测试复用技术是提高软件测试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分析航天测控软件行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据操作的航天测控软件测试复用模型,给出了测试用例搜索和匹配算法;以航天测控外测数据处理软件的可靠性测试为例给出了模型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基于给定模型的测试复用方法可提供该软件约65%的测试用例,有效提高了测试效率,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对专业领域软件测试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8.
为了满足航天地面应用软件功能组成日益复杂、资源动态重组、系统可用性要求越来越高等新需求,采用微服务架构思想并结合容器轻量级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Kubernetes微服务管理的航天地面应用软件架构,详细介绍了微服务划分和部署、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服务动态更新以及服务高可用等关键功能并进行了关键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架构有效提高了复杂化的航天地面应用软件的可用性、可复用性和资源利用率,极大地降低了软件开发和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199.
董哲  刘凯  李旦伟  章吉力 《宇航学报》2021,42(6):749-756
针对空天飞行器再入大气层阶段的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分配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指标函数的动态控制分配律,兼顾了反作用控制系统燃料消耗和闭环控制系统响应速度需求。此外,针对空天飞行器面对称大攻角再入引发的横侧向气动强耦合问题,在预测控制律中引入了通道间交叉耦合反馈项,对姿控过程进行增稳。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动态分配算法在提高了再入姿态控制精度的同时降低了反作用控制系统的燃料消耗;交叉耦合反馈项的引入,缓解了倾侧角指令突变对偏航通道稳定性的干扰影响。  相似文献   
200.
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 (EHA) is a type of power-by-wire actuator that is widely implemented in the aerospace industry for flight control, landing gears, thrust reversers, thrust vector control, and space robot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position-based impedance control (PBIC) for an EHA. Impedance control provides the actuator with compliance and facilitates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environment. Most impedance control applications utilize electrical or valve-controlled hydraulic actuators, whereas this work realizes impedance control via a compact and efficient EHA. The structures of the EHA and PBIC are firstly introduced.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actu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and values of its coefficients are identified b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This model facilitates the development of a position controller and the selection of target impedance parameters. A nonlinear proportional-integral position controller is developed for the EHA to achieve the accurate positioning requirement of PBIC. The controller compensates for the adverse effect of stiction, and a position accuracy of 0.08 mm is attained. Various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verify the applicability of PBIC to the EHA. The compliance of the actuator is demonstrated in an impact t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