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9篇
  免费   540篇
  国内免费   417篇
航空   2102篇
航天技术   172篇
综合类   221篇
航天   2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本文首先从刚体动力学方程出发,利用变积法推得其虚加速度原理和虚力原理,然后用微元法思想由质点系动力学的虚加速度原理、虚力原理推得刚体动力学的虚加速度原理与虚力原理,并对两种方法本身进行了比较。由于本文的推导方法是从连续介质力学的观点进行的,故这种方法对进一步建立单柔体、多柔体动力学的虚加速度原理和虚力原理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进而对现在热点之一的柔性飞行器动力学的研究有潜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2.
直升机旋转桨叶的固有频率是影响旋翼动响应以及气弹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频率配置是旋翼桨叶设计的重要内容。受旋翼这种旋转系统信号谐波成分多、气动干扰大、信噪比低、模态密集等特点的影响,一直以来,旋转桨叶的固有频率识别都是直升机行业的一个难点,也是型号研制中必须进行测试的内容之一。通过将固定坐标系下的激励位移信号与旋转坐标系下的桨叶响应信号同步采集、激励位移信号坐标系转换、激励响应信号重采样处理等步骤,发展了基于传递函数分析的旋转桨叶固有频率识别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综合运用幅频曲线、相频曲线、相干系数等信息识别旋转桨叶固有频率,物理概念清晰,测试结果易于判断、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23.
对锚喷与金属支架联合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 ,本文根据壳体理论提出了一种简化力学模型 ,建立起它的微分方程并推导出简化计算公式。同时 ,结合工程实例对这种联合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特点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它的危险截面位置和强度设计的控制因素 ,为其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24.
本文推导了一种气动人工肌肉系统的数学模型。探讨了用变结构系统理论实现人工肌肉夹持力控制的方法。给出了仿真和实验结果。人工肌肉既可以输出力(力矩),又可以调节刚性,是一种在柔顺运动控制中很有应用前途的新型作动器。  相似文献   
925.
飞航导弹飞行中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预先准确地确定飞航导弹的实际飞行轨迹,保证战术指标的实现,从自然环境,弹上设备,特征参数三方面入手,分析了干扰源对导弹飞行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26.
从位势理论出发 ,引进小扰动细长体理论中的部分思想 ,建立了任意截面弹体法向气动力的理论基础 ,推导出工程估算方法。该方法通过求解仅与截面形状有关系数 ,对已有的圆截面弹体气动力进行修正 ,很方便得到任意非圆截面弹体气动力特性。该方法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具有较好精度  相似文献   
927.
一种运载火箭减载控制工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运载火箭飞行中的气动载荷,在改进弹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实时补偿对实时气流攻角和侧滑进行反馈控制的方法。研究了工程上用实时视加速度与姿态角偏差近似获得实时攻角和侧滑角的方法,并给出了控制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火箭的qα值,且对关机点参数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28.
介绍一种配置了分辨力为 0 .1μm的光栅位移传感器作为测量装置的标准测力仪。  相似文献   
929.
试论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应力锚固技术是一项潜力很大的工程措施,它效益显著,适应面广,既可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加固、补强,又可在新建工程中显示其独特的功能,而且由于须应力锚固具有传递拉应力的特殊优点,在国内外受到各部门的重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主要阐述了须应力锚固技术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并提出了预锚技术发展中值得研究及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30.
宋宏川  詹浩  魏中成  任浩雷  夏露 《航空学报》2020,41(9):123766-123766
飞行仿真获取气动力/力矩的传统方法主要是将气动力模型硬编码在仿真程序进行求解。由于气动力模型和求解程序耦合,一旦修正或更换气动力模型,需要花费大量代价来重新构建仿真过程,无法满足现代飞行器仿真的需求。根据气动力模型树形结构的特点,提出了气动力模型树的概念并基于XML语言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模型存储格式(MBX)来存储气动力模型树。MBX存储格式不仅提高了飞行仿真系统更换和修正气动力模型的效率,而且提高了气动力/力矩解算的通用性,使得气动力/力矩的求解能够被标准化。MBX存储格式作为气动力模型交换标准不仅能把不同部门交换气动力模型的时间从几周/人缩短至几天/人,也能加快气动力模型逼近飞机真实气动特性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