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256篇
航空   1388篇
航天技术   148篇
综合类   132篇
航天   17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71.
数值研究了冲击-多斜孔壁复合冷却方式中,狭缝间距在1D* ~4D*(D*为当量直径)范围内变化时对换热特性的影响,并通过试验研究证明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发现,狭缝间距变化,使得冲击射流的发展以及狭缝内的气流抽吸、涡旋的形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换热效果随着间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研究还发现,流体微团在狭缝中的流动以平动形式为主,在多斜孔和冲击孔孔内以及邻近区域表现为明显的转动特征.微团转动的增强提高了换热效果.   相似文献   
72.
核电厂冷却塔水汽扩散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软件STAR-CD提供的k-ε(RNG)湍流模型与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DPM)相结合对Chalk point电厂冷却塔附近流场以及该冷却塔水汽抬升与扩散规律进行了相关的验证,并与SACTI模式预测冷却塔水汽抬升与扩散规律以及Meroney采用CFD技术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基于该验证结果,分别对不同环境风速、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冷却塔水汽排放温度对水汽扩散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风速与环境温度对冷却塔水汽扩散的影响较大,而环境湿度对冷却塔水汽扩散的影响次之,冷却塔水汽排放温度对水汽扩散的影响较小。并且随着环境风速与环境温度的增大,冷却塔水汽地面沉积浓度逐渐降低;随着环境湿度的增大,冷却塔水汽地面沉积浓度也逐渐增大;随着冷却塔水汽排放温度的增大,水汽地面沉积浓度也略降低。  相似文献   
73.
倾斜30°锥形喷孔气膜冷却的流动和传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流向倾角为30°、锥顶角分别为15°和30°的锥形气膜冷却喷口射流下游的流动和传热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并与相同实验条件下圆孔的射流情形进行了比较,发现锥形喷口下游的速度边界层的等值线具有三种基本分布形态。随着锥形出口面积的增大,射流的穿透能力明显减弱,核心区域速度明显降低,侧向扩展范围明显增加,纵向耦合涡迅速减弱并消失,从而显著地提高了气膜冷却效率,尤其是提高了喷孔两侧流向下游位置上的冷却效率。同时,大锥顶角的高吹风比下,射流具有十分良好的贴壁效应和非常可观的冷却效率。  相似文献   
74.
喷口辐射热泄漏对延伸段壁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惠尔  邓澍 《推进技术》1996,17(5):68-71
引入喷口的热辐射泄漏损失,导出辐射冷却推力室壁温的计算方程。分析表明,考虑与不考虑喷口热损失二者相比较,前者壁温约下降70℃。本结果可为喷管延伸段材料的选取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Sofar,filmcoolingisextensivelyadoptedforprotectinghightemperaturepartsingasturbine.Manyresearchworksarefocusedonflow[1~3Jandheattransfer[4'5jinthedownstreamofthecircularhole,buttheflowcharacteristicsattheholeexit,especiallyforflaredholeexit,arenotreportedatpresent.Inordertodesignasuitab1eholeshapeforpracticalcoolingandprovideplentyexperimentaldataforverificationofcomputercodes,adetai1ed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about3-Dflowfieldsattheexitofasinglecircularandfan-shapedholehasbeencompleted.1Exp…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激光热波技术用于测量薄膜材料和纤维材料热扩散率的测试系统,测试温度范围为20-500℃。讨论了测量中的各种试验条件、基本公式和误差分析。在理论上此系统可以应用于任何厚度样品面向热扩散率的测量。  相似文献   
77.
薄膜温度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保合 《推进技术》1992,13(1):63-67
一种新型的薄膜温度传感器,采用真空镀膜的方法制作在涡轮叶片表面,两者构成一体,可以真实反应表面温度。传感器的质量小、响应快,对叶片内部换热和表面燃气流无干扰。 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为铂姥_(10)-铂热电偶,测温上限可达1000℃,测量精度为±3%。  相似文献   
78.
赵洪  吉士鸿 《推进技术》1989,10(4):26-33,80
本文针对液膜及气膜组合流动的特点,提出了组合薄膜流动的“四层式流场物理模型”.根据所做简化、假设,对液膜区流场结构及冷却效果进行了理论计算,并通过分析方法,对其紧接的气膜段流动及冷却效果进行了理论预估.试验的结果表明:液膜段的理论计算与试验数据基本相符.并从试验中发现了液膜蒸干后气膜段冷却的一些特点.这对研究液体冷却时液膜及气膜组合流动的冷却效果提出了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79.
We highlight the effect on space-telescope temperatures of thedirectionality of the radiative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by showing results from a Monte-Carlo simulation of telescope cooling. The need for further measurements of directional properties is stressed.  相似文献   
80.
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均匀两相流模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挤压油膜阻尼器内气穴现象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挤压油膜因气穴现象而发生物理特性的变化进行了讨论。气液均相流模型作为挤压油膜的近似描述,导出了上述模型的密度和粘度与油膜压力之间的关系式。定性地分析了当挤压油膜采用这一可压缩模型时,其压力分布的描述更能与实际接近,对阻尼器的力学特性的准确预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