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288篇
航空   1213篇
航天技术   167篇
综合类   203篇
航天   1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为增强T300/BADCy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用E51环氧树脂/丙酮溶液对T300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在T300/BADCy复合材料界面处能形成柔性的口恶唑啉酮五元环缓冲层。利用红外光谱法研究环氧树脂与氰酸酯树脂的反应机理,并比较不同浓度E51环氧树脂处理液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经5wt%浓度的E51环氧液处理的T300/BADCy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提高了16%,弯曲强度提高了4%,当处理液的浓度大于5wt%时,T300/BADCy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采用扫描电镜研究处理前、后T300/BADCy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断口形貌,发现未处理的T300/BADCy树脂复合材料断口的界面处存在明显裂纹,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界面没有裂纹,且断裂主要发生在树脂基体内部。  相似文献   
962.
压气机通道端壁附面层区叶片载荷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叶片载荷分布对端壁附面层区流动的影响,设计出3套平面叶栅,叶片载荷分别趋前、居中和靠后。对于低速流动,采用实验和三维Navier-Stkoes方程方法对叶片表面、叶栅出口流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叶片载荷靠后叶片(No.3)性能较叶片载荷趋前(No.1)和居中(No.2)叶片差;No.2叶片与No.1叶片比较,出口损失小,但落后角较大,扩压能力较小;在进口端壁附面层一定时,叶片前缘附近的端壁附面层区叶片力亏损变化与叶片力变化呈正相关;端壁面与叶片吸力面之间构成的角区内角涡,没有造成靠近后缘端壁附面层区吸力面静压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63.
借助DSC、SEM分析 ,分别对Ti ZrO2 体系、Ti Al ZrO2 体系、Ti B Al ZrO2 体系中Ti和ZrO2 的界面反应进程及初始反应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随着Al、B及微量添加剂的加入 ,Ti和ZrO2 的初始反应温度逐步升高 ;Ti Al ZrO2 和Ti B Al ZrO2 体系与Ti ZrO2 体系相比较 ,Ti和ZrO2 初始反应温度分别提高近 5 0℃和70℃ ,从而弱化了Ti和ZrO2 型壳材料之间的界面反应  相似文献   
964.
边界层特性对雷诺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涛  程洪贵  杨琳  邹正平  李维 《推进技术》2005,26(4):328-334
通过对有压力梯度下的边界层进行研究,模拟低压涡轮叶片表面边界层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叶片表面不同负荷分布形式情况下吸力面边界层特性对雷诺数的敏感程度。计算中,分别采用了三种典型的涡轮气动负荷分布形式:后加载、前加载、均匀加载等,并分别模拟了三种不同的雷诺数下的边界层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在同一雷诺数情况下,不同负荷分布形式吸力面边界层发展呈现出明显差异;而不同负荷分布形式下叶片表面边界层特性对雷诺数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相对而言,均匀加载形式对雷诺数的敏感程度最小,更适应低雷诺数条件下工作。  相似文献   
965.
界面粘接是固体发动机装药结构完整性的重要条件、通过对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绝热层界面粘接进行的研究,指出燃烧室在绝热层整体粘贴中常见的四种脱粘类型。对各类脱粘原因通过抽样色谱分析、无损检测或解剖作了验证,提出解决脱粘问题的具体技术途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技术措施在发动机装药研制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6.
发动机高温结构隔热涂层的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昌炳  杨晓光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2):189-193,221-222
介绍了发动机涡轮导向叶片隔热层的力学特性;涂层材料的物理性能以及基体材料在各种温度条件下与涂层的匹配;涂层在抗热震性方面的能力;涂层与基体材料组合结构的寿命失效模型,试验结果证明,隔热涂层对叶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对提高叶片工作温度和使用寿命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967.
给出了一种预测三维激盘/附面层相互作用诱导的流动起始分离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激波与附面层相互作用所诱导的二次流动是影响起始分离的重要因素。当来流相对马赫数大于1.5时,强的激波/附面层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跨音风扇转子叶尖区域的流动分离。  相似文献   
968.
自由剪切层中的三维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在文[1]的基础上研究自由剪切层中由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波发展而形成的展向大涡结构的三维不稳定性。以大涡结构为基本流动,将稳定性分析归结为二维特征值问题,用pseudo spectral(伪谱)方法数值求解。研究发现:在没有亚谐波存在的情况下,大涡结构的最不稳定的扰动波是流向波长和其相同。展向波数较高,有对流特性的三维扰动波。它在剪切层中的发展与展向涡量的分布有关,大涡结构的涡核不稳定性和辫子不稳定性是流向涡形成的主要力学机制。本文还给出了不同雷诺数下三维扰动波增长率与展向波数的关系,这些结论与实验及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69.
本文对声激发控制边界层转捩问题在低湍流风洞中进行了实验研究。展向一排九只小发声器装在表面带小孔的平板模型内。用液晶膜技术显示边界层状态,根据表面热膜信号确定强迫边界层转捩所需输入发声器的最小功率(转捩阈值)。实验结果表明:边界层转捩位置可以用内声激发扰动控制。能迫使层流边界层转捩的声扰动频率范围远比模型试验的Tollmien-Schlichting波频率范围宽。转捩阈值出现最小值的有利输入频率与发声器本身的频率特性有关。应用低脉冲比的声扰动对控制边界层转捩更为有效。多发声器之间的相互干扰对转捩阈值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利的,然而实验中也发现有声扰动相互抵消的不利情况。  相似文献   
970.
李克文  连淇祥 《航空学报》1993,14(2):102-105
采用~种新的流场显示方法(激光片光运动法)和不同实验方案对湍流边界层中的马蹄涡(或称发卡涡)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包括马蹄涡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湍流边界层中马蹄涡的~种主要生成方式是二次不稳定。其生成和发展过程既不同于层流中人工生成的马蹄涡;也不同于目前存在于人们观念中的那种完美的马蹄涡。这种马蹄涡有以下特征:(1)涡头部分展向尺度不断线性增长,最后固定在某个尺度;(2)涡头部沿流向作匀速运动;(3)流向涡管存在拉伸和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