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66篇 |
免费 | 449篇 |
国内免费 | 36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345篇 |
航天技术 | 731篇 |
综合类 | 408篇 |
航天 | 4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62篇 |
2021年 | 72篇 |
2020年 | 114篇 |
2019年 | 97篇 |
2018年 | 95篇 |
2017年 | 90篇 |
2016年 | 108篇 |
2015年 | 105篇 |
2014年 | 113篇 |
2013年 | 118篇 |
2012年 | 157篇 |
2011年 | 153篇 |
2010年 | 131篇 |
2009年 | 115篇 |
2008年 | 83篇 |
2007年 | 111篇 |
2006年 | 114篇 |
2005年 | 70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104篇 |
2002年 | 85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59篇 |
1998年 | 72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66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58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49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91.
为保证大部件对接位姿测量精度,提高对接测量效率,实现大部件最优位姿装配,提出了基于iGPS测量系统的大部件对接位姿测量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基于iGPS系统测量模型和不确定度模型建立对接测量网络,并对其网络测量精度进行仿真分析,优化设计了对接测量网络iGPS多发射器的布站方式;其次,基于对大部件位姿参数求解模型及不确定度模型的仿真分析,优化设计了调姿基准点的布设方式;最后,对某机型大部件对接进行了位姿测量方式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位姿测量优化设计后,大部件对接测量x、y、z的位置调整不确定度均小于0.16 mm,姿态滚转角、俯仰角和偏航角的角度调整不确定度均小于3.1",相较于未经布站优化设计的测量方式,精度至少提高了20%。由此证明该测量优化设计方案能够高效、高精度地对移动大部件进行实时位姿测量,在有效提高大部件对接位姿测量效率及精度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92.
简要介绍了一种新的量值传递方式--计量保证方案,详细叙述了如何在机加车间简化运用计量保证方案来提高测量质量. 相似文献
893.
894.
卫星天线反射面板热形变面形误差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实现航天卫星天线面板热形变面形误差高精度检测,提出利用三坐标测量系统搭载高精度激光位移传感器,对检测对象进行扫描测量;并通过对其系统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公差合理分配及误差控制,提出对测量系统进行整体优化,以满足所提出检测精度要求。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搭建测量系统,对标准试件的测量数据进行面形拟合,获得测量偏差优于±4.22μm/m2;分别制作常规铝板及光滑铝板作为测试对象,在其背部黏贴加热板的加热方式,以模拟卫星面板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发生热形变。采用提出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热形变面形误差检测实验,检测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95.
文章针对星载双反射面天线,根据常温、高温、低温3种工况下的天线热变形原始测量数据,基于标准抛物面拟合理论及公共点转换理论,提出了一种用于天线主反射器形状热变形及副反射器位置变化分析的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准确指导了星载天线的在轨性能预判分析,并为后续多种星载天线热变形的测量分析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896.
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测热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超声速飞行中飞行器表面气动加热量是飞行器热防护系统最为关键的设计输入,在理论计算与地面模拟的有限近似条件下,通过飞行试验实时获取真实环境下飞行器表面的气动加热量,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计算模型与地面试验的验证与改进具有重要意义。详细列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具有代表性的飞行试验与测热方案。以“内置式”与“嵌入式”作为测热技术的分类特征,介绍了各类测试设备及相应的飞行试验结果。着重分析了“热匹配性”与“结构匹配性”作为关键因素对飞行测热技术的影响,通过飞行试验实例介绍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工程经验。归纳了飞行测热技术发展的共性、特点与未来趋势,并结合当前我国发展现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97.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负责我国标准时间UTC(NTSC)产生、保持和发播。但是,国家授时中心的UTC(NTSC)保持硬件设备都处在实际应用运行中,不具备作为实验平台的条件,阻碍了对UTC(NTSC)保持工作的研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分析时间保持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部分,建立了自动监控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具备时间保持的功能,可用于国家授时中心时间保持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98.
基于CCD和超声的物体位姿检测方法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用单个CCD摄像机和超声传感器相结合检测物体位姿的方法.首先由CCD摄像机采集一幅图像,获取物体上目标点在图像坐标系中的理想坐标,并由此确定该点投影矢量(连接物体点和对应图像点的直线)的方向;然后控制机器人运动,使超声传感器的z轴与求得的投影矢量重合;最后用超声传感器测出投影矢量的长度,确定目标点在摄像机坐标系中的坐标.分析了影响检测精度的主要因素,具体研究了超声传感器的安装参数对检测精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仿真分析.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图像处理所带来的巨大数据量,避开双目视觉中的图像匹配问题,快捷、精确检测物体的位姿. 相似文献
899.
介绍了不使用频差倍增器测量数字通信仪器内部高稳时基日老化率的测试方法———频率合成器倍频法和示波器同步法,并给出了日老化率指标的计算公式。测试结果与使用频差倍增器测试结果比较表明,三者的测量结果相当一致,为没有频差倍增器的实验室开展高稳时基日老化率的测试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此测试方法也可用于高稳时基的频率测量。 相似文献
900.
针对超声干涉法测量薄层厚度的原理,讨论了薄层及与其相邻介质声阻抗匹配分别满足界面声压反射系数|R1|<1/2或|R1|>1/2时回波信号的选取原则,并以薄层声压反射系数谱为依据,分析了上述两种声阻抗匹配条件下谱线分别出现次生极大或极小值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薄层厚度测量时谱线极值的选择方法.以航空雷达罩蒙皮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层板外表面复合涂层以及钢基体表面ZrO2陶瓷涂层样品为例进行了薄层厚度测量实验研究及信号分析.研究表明,超声干涉法薄层厚度实验结果与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测量结果相符.由此可知,薄层及与其相邻介质声阻抗匹配判据对于超声干涉法薄层厚度测量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