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99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2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DSP的总线式飞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型无人机控制系统对功耗、成本、可集成性等的较高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DSP芯片TMS320F2812的总线式飞行控制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其基本硬件构成,包括采用DSP为处理单元的飞控计算机、采用低成本MEMS惯性器件的捷联式姿态航向基准系统(航姿仪)和提高通讯可靠性的双余度总线。飞行试验表明该系统满足小型无人机自主控制任务对于可靠性和精度的要求,同时也是一种轻型、低成本、高集成度的方案。  相似文献   
72.
论述了1553B总线分析仪校准方法和内容,包括电气校准、规纺校准和噪声控制校准,并对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3.
章玄  邢杰  余文涛  康庆  黄智  李峰 《宇航学报》2020,41(9):1212-1220
针对卫星电源系统短路故障导致母线电压跌落、业务中断甚至整星失效的问题,分别采用电路模型和数学模型的方法对短路后母线电压的暂态特性进行分析,指出故障持续过程经历母线电容放电、太阳电池阵动作、放电调节器动作、蓄电池经二极管直接供电这4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母线电压的暂态响应及转换条件。随后,研究了发生稳态电压跌落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针对航天器通常使用的快速熔断器保护,分析了母线电压跌落受熔断I~2T、短路通路阻抗、蓄电池内阻、蓄电池开路电压的影响程度。依据暂态特性的分析,提出接地优化方法以及蓄电池开路电压、短路通路阻抗和欠压保护点的配合设计方法,使得短路暂态过程母线电压跌落程度满足系统关键单机运行的需求。  相似文献   
74.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中的ARINC 653标准规定系统采用分区内调度和分区间调度双层调度机制。根据标准,分区内的调度由分区设计者指定,分区之间则按照静态的主时间框架进行调度。如何基于多个分区应用设计用于分区间调度的主时间框架是系统集成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利用可调度分析导出了分区的有界延迟模型参数,进一步将该参数转化为分区的调度参数用于分区间调度。然后进行分区间调度生成主时间框架,提出了最少窗口数目匹配-最佳匹配(MFBF)算法用于减少分区窗口的切换次数。提出的从分区参数推导到分区间调度流程能够基于若干分区应用生成ARINC 653系统的主时间框架。实验结果表明:时间窗口优化算法能有效减少分区窗口切换次数。   相似文献   
75.
本文介绍了基于串口时统和PCICCP硬件设备的测控计算机系统系统软件中的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介绍了驱动程序与硬件设备的接口,驱动程序模块设计以及主要模块的编程实现。这两个驱动程序模块划分清晰,代码执行高效,运行稳定可靠,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好应用。  相似文献   
76.
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系统地面仿真测试平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采用CAN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小卫星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开展地面仿真测试评估研究。基于CAN总线和以太网构成总线网络,构建卫星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地面仿真测试评估平台,给出总线上各仿真节点和实物节点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设计了机内测试模拟方案。仿真验证分析表明,利用该平台可以对卫星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信号、总线运行情况、控制周期和网络时延等进行正确分析,为卫星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方案评估、控制方法和快速测试方法研究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7.
长期以来,模块化设计一直是弹载测控设备主流的实现方法。然而,模块间的信息交互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研制单位根据自身的技术特点、信号特征进行定义,其定义的方式直接影响或决定了弹载测控设备实现的难易程度。为研发一种高效的弹载测控设备内部互联技术,使得在弹载测控设备性能要求越来越复杂的当下,让模块的连接更简单更高效,通用化程度更高,本文从功能上及硬件上对弹载测控设备进行精细化架构划分,分成三大核心模块及功能扩展模块,并定义一种高效的模块级内总线接口形式及协议。总线包含一次供电、二次供电及内部交联信号的输入输出,信号的交互采用半双工总线形式,各模块均可在线访问总线,在线编辑总线。经设计与实验验证,采用该总线的设计方法使得弹载测控设备对外接口交互简单,在线生成遥测PCM (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码流便捷高效,功能扩展模块可自由地叠加或减少,不增加总线接口的硬件负担,使得弹载测控设备通用化程度很高。  相似文献   
78.
随着军用电子系统对网络实时性和确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FC-AE-1553作为一种实时性强、确定性高的基于光纤通道的命令响应网络协议,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航空电子环境的数据传输、飞行控制等领域。介绍了FC-AE-1553总线的基本特性,并以运载火箭遥测系统为背景,构建简单星形网络拓扑,采用FC-AE-1553总线协议为通信载体,验证FC-AE-1553总线技术在运载火箭遥测系统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9.
航图制图系统是航行情报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变更的航行情报服务信息及时、准确地反映到航图上,一直是世界同行业十分关注的焦点之一。提出的全新图元克隆技术,实现了图元内在属性和外在表现的历史继承以及与航行情报数据库的同步更新,为最终达到航图制图全程自动化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航行情报数据库中导航数据采用ARINC424工业标准,通过配置管理与数据驱动方式,不仅可以根据需求高效准确地克隆出不同用途的航图,同时也为今后提供机载导航数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0.
是以国家863重大能源专项“微型燃机控制系统”的研发为工作基础,总结了项目开发过程中系统通讯问题而完成的。微型燃机控制系统由7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由一片TMS320LF2407型DSP控制,各模块之间采用CAN总线进行通讯。给出了CAN总线通讯的软硬件设计,并详细介绍了多片DSP之间通讯的实验过程,给出实验结果,制定出通讯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