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1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190篇
航空   966篇
航天技术   256篇
综合类   157篇
航天   2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31.
In this paper, a four-dimensional coordinated path planning algorithm for multiple UAVs is proposed, in which time variable is taken into account for each UAV as well as collision free and obstacle avoidance. A Spatial Refined Voting Mechanism(SRVM) is designed for standar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to overcome the defects of local optimal and slow convergence.For each generation candidate particle positions are recorded and an adaptive cube is formed with own adaptive side length to indicate occupied regions. Then space voting begins and is sorted based on voting results, whose centers with bigger voting counts are seen as sub-optimal positions. The average of all particles of corresponding dimensions are calculated as the refined solutions. A time coordination method is developed by generating specified candidate paths for every UAV, making them arrive the same destination with the same time consumption. A spatial-temporal collision avoidance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to make collision free. Distance to destination is constructed to improve the searching accuracy and velocity of particles. In addition, the objective function is redesigned by considering the obstacle and threat avoidance, 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ETA), separation maintenance and UAV self-constraints.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the algorithm.  相似文献   
832.
以氧化石墨烯和硝酸铁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Fe_2O_3/石墨烯复合物。采用XRD、FTIR、RAMAN、SEM等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通过不同升温速率的TG-DSC研究Fe_2O_3/石墨烯复合物对HMX热分解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氧化石墨烯被还原为石墨烯过程中,同时Fe_2O_3纳米粒子负载于石墨烯片层上;Fe_2O_3/石墨烯复合物可使HMX热分解活化能降低51.13 kJ·mol~(-1),对HMX有较好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33.
三维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切边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切割与未切割的三维全五向(3DF5D)编织复合材料进行了纵向拉伸力学性能研究。首先分别对2种编织角下3种不同情况(未切割、沿厚度方向切边和沿宽度方向切边)的试件进行了力学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沿着厚度方向切边使材料的刚度和强度分别下降了约10%和25%;沿着宽度方向切边使材料刚度和强度分别下降了约3%和18%;进一步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上述实验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单胞的损伤演化过程、破坏机理以及应力-应变曲线。最后对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二者吻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编织角越大,拉伸刚度和强度会越小;试件尺寸越大,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切边的影响越小,并趋于定值。  相似文献   
834.
任德鹏  贾阳  彭松 《宇航学报》2018,39(4):435-441
以嫦娥三号巡视器月面日食期间非稳态的温度遥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月壤及巡视器的传热模型,反演了日食期间月面温度的变化,并给出了符合巡视器温度遥测的月壤热物性参数取值范围。在此基础上,对月面热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反演的月壤平均导热系数大于常见取值,而比热却明显小于常见取值。采用反演的热物性值计算的月表温度与之前认识相符,但对月壤内部热环境有新发现,其温度梯度相对减小而恒温层厚度则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835.
介绍了风云三号(FY-3)气象卫星主要成像传感器及其积雪监测产品情况,FY-3卫星利用其1级数据能反演积雪覆盖、积雪深度、雪水当量等多种积雪监测参数和产品。卫星可见光-近红外传感器提供积雪覆盖监测信息,微波成像传感器提供积雪深度、雪水当量监测信息。针对防灾减灾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分别给出积雪监测产品的遥感服务应用。结合国内外积雪遥感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利用FY-3卫星进行积雪监测的未来前景。FY-3卫星积雪监测产品在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能为遥感部门提供客观、可靠、全面、及时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36.
首先分别介绍了构建的三层体系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的JSP、Servlet、JavaBean、数据库连接池、标签等技术以及MVC设计模式。然后运用这些技术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三层体系结构的网上购书系统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37.
本文利用模型技术的速度快,频带宽等特点,设计了一高速并行A/D转换器,对所设计的4位A/D转换器电路仿真表明,该电路能定完成采样频率为500MHz的A/D转换。  相似文献   
838.
航空发动机试车三分钟事件记录与回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训 《航空动力学报》2003,18(3):458-461
航空发动机试车计算机辅助试验系统中开发三分钟事件记录与回放功能可以为事后的分析提供数据依据。本文着重研究了事件模型的建立的一般方法,讨论了数据记录与回放的方法,最后给出了所采用的数据结果。根据本文所论述的方法,实现了该功能并已投入了某型航空发动机试车实验使用。   相似文献   
839.
PIP法制备3DNextelTM720/Mullite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先驱体浸渗热解法制备了 3DNextelTM 72 0 Mullite复合材料 ,并对基体的组分控制、复合材料致密化以及热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正硅酸已酯和异丙醇铝作为先驱体可以在相对低温 (≤ 12 0 0℃ )通过循环浸渗热解制备孔隙率低于 2 0 %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840.
纳米TiO2/Fe2O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红外吸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Fe2O3复合材料,并用XRD、T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给出了相关的工艺参数。研究了不同组分的纳米TiO2/Fe2O3的红外吸收特性。结果表明,纳米TiO2/Fe2O3复合材料在400cm^-1~1000cm^-1内随Fe2O3含量的增加,吸收峰明显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