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94篇 |
免费 | 502篇 |
国内免费 | 20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316篇 |
航天技术 | 358篇 |
综合类 | 258篇 |
航天 | 6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87篇 |
2022年 | 107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108篇 |
2019年 | 93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80篇 |
2016年 | 91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108篇 |
2013年 | 114篇 |
2012年 | 139篇 |
2011年 | 147篇 |
2010年 | 151篇 |
2009年 | 179篇 |
2008年 | 186篇 |
2007年 | 154篇 |
2006年 | 165篇 |
2005年 | 124篇 |
2004年 | 165篇 |
2003年 | 131篇 |
2002年 | 96篇 |
2001年 | 105篇 |
2000年 | 118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62篇 |
1993年 | 45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12篇 |
1986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在纳米ZrO2-8%Y2O3(摩尔分数)(8YSZ)粉末中掺杂20%(质量分数)微米级CeO2粉末,并通过喷雾干燥合成CeO2-8YSZ(CYSZ)复合团聚粉体。借助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镜(SEM)及附带能谱仪(EDS)考察羧甲基纤维素黏结剂(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质量分数对复合团聚粉体性能影响。采用PS-PVD制备具有柱状结构的CYSZ热障涂层,对涂层截面和表面进行EDS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涂层物相。结果表明:黏结剂质量分数达到2%时可获得球形度高、粒度分布均匀的团聚粉体;制备的涂层中Ce元素呈均匀分布;涂层物相基本为t-相结构,其中Ce4+取代Zr4+进入ZrO2晶格形成类质同象的固溶体结构,显示出CeO2掺杂对t-相向m-相转变的抑制作用;所制备CYSZ涂层在1100℃,水冷循环100次后仍保持完整,展现出较高的抗热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522.
微气孔是电弧增材制造2219铝合金面临的主要问题。采用Advanced CMT+P(变极性CMT+脉冲)熔滴过渡模式,研究了EP/EN(正负半周波数)、扫描速度、送丝速度等电弧增材工艺参数对成形2219铝合金微气孔缺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改变EP/EN、扫描速度、送丝速度等参数调控热输入可影响气孔率;在热输入较低时,气孔以形核和长大为主,随热输入增加微气孔数量增多、尺寸增大;在热输入较高时,气孔逸出开始占优,随热输入增加微气孔数量减少;在热输入低至230.5或高至439.5 J/mm时,平均气孔率均可降低至0.2%以下。 相似文献
523.
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开展了SPH新算法在蒸发燃烧领域的研究。建立了适用于SPH方法的蒸发数值模型,推导了基于傅立叶热传导公式和菲克扩散定律的SPH离散方程;借鉴VOF方法(Volume of Fluid)的思想,提出了SPH粒子的液相质量分数的概念,以有效表征蒸发过程中的相变问题。采用SPH方法对高温环境中单个液滴的蒸发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符合D 2 ![]()
![]()
定律,与理论模型相一致;在强迫对流环境中,液滴的蒸发过程受到对流作用及表面张力的影响,蒸发速率加快;进一步对双液滴在静止、对流环境中的蒸发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液滴的间距、滴径对多个液滴的蒸发过程影响至关重要,液滴间距至少在两倍的液滴直径以上,相互之间的影响才可以近似忽略。通过本文研究,拓宽了SPH方法在蒸发相变领域的应用范围,研究结果也能够为进一步的燃烧问题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24.
针对典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叠层,开展2A10材质Φ4mm铆钉在静压和冲击铆接状态下,铆钉钉杆在叠层不同位置处的干涉量测量及数据计算,得出干涉量变化差异及规律。结果表明,干涉量从复合材料侧向铝合金板侧过渡,与冲击铆接相比,采用静压铆接时,复合材料铆接接头拥有较小的干涉量值。 相似文献
525.
以Gd2O3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材料,采用并流化学共沉淀法合成Gd2SiO5粉体材料。研究Gd2SiO5前驱体的热响应特征、Gd2SiO5粉体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并对Gd2SiO5粉体的合成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前驱体的低Gd/Si摩尔比和反应体系的高pH值会导致Gd2SiO5粉体生成Gd9.33(SiO4)6O2杂质相,相反则会导致生成Gd2O3杂质相。当Gd/Si摩尔比为20∶11、pH值为9~10、合成温度为1000~1300℃时,合成的粉体纯度较高,Gd2SiO5颗粒呈不规则形貌特征,平均粒度为100~200 nm。Gd2SiO5合成过程中,前驱体以一种—[Si—O—Gd]—网络结构存在,在煅烧过程中逐渐转化为Gd2SiO5晶体以及Gd9.33(SiO4)6O2和Gd2O3杂相。 相似文献
526.
527.
528.
529.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向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的进展过程严重影响肾脏预后及患者生存质量,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其中细胞周期停滞是 AKI 向 CKD 进展中一个重要的致病机制。其可能通过持续增加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生成和释放、上皮间充质转分化、细胞器应激 / 串扰、衰老激活、管周微血管稀疏等一系列适应性不良修复过程,加速 AKI 向 CKD 转变。故调控细胞周期有望成为预防、减缓甚至阻断 AKI-CKD 进展的新的靶点机制。 相似文献
530.
2020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流行,让全世界的公共卫生体系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因此,获得有效预防和治疗 SARS-CoV-2 的疫苗是全世界共同的期待。目前,全球已经有两百多种疫苗处于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但由于 SARS-CoV-2 首次肆虐人类,目前对其诱导免疫应答的规律及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各类疫苗开发时间及临床应用数据有限, 尚不能确定哪一款 SARS-CoV-2 疫苗具有更好的保护性及安全性。本文从 SARS-CoV-2 关键结构、 免疫应答特征、现有的 SARS-CoV-2 疫苗研发技术路线及目前疫苗开发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 SARS-CoV-2 疫苗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及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