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471篇
航天技术   334篇
综合类   39篇
航天   2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30多年来的航天活动,介绍了中国的国际空间年活动计划。到1990年底,中国的运载火箭已经把32颗各类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地送入各自的运行轨道,并在空间开发和空间探索方面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中国正在研制风云二号气卫星和更大容量的通信卫星,与巴西联合进行的地球资源卫星的研制也正在顺利进行。此外,中国还在积极进行卫星减灾系统的论证工作。  相似文献   
192.
为了研究碎冰环境下航行体高速入水过程中的空泡流场演化、航行体动力学响应以及碎冰载荷特性等规律,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建立了碎冰环境下的航行体高速入水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并与高速入水试验、冰材料三点弯矩试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冰材料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构建完成的高速入水流固耦合计算模型重点研究了碎冰以及碎冰间隙对航行体入水过程流场、动力学参数以及载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碎冰的存在对航行体入水后的水面抬升以及产生的飞溅演化存在抑制作用;碎冰环境下航行体的入水冲击载荷显著增加,其过程相较于无冰环境具有更大的动能损耗,但其砰击载荷持续时间与无冰环境入水过程一致;入水形成的飞溅冠连续性随着碎冰间隙的增加而增加,一定碎冰间隙范围内,航行体瞬时砰击载荷与间隙大小呈负相关关系,间隙足够大时,砰击载荷变化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3.
本文旨在解读PEPEC的最新题型短句复诵。全文介绍了该题的题型设定和评分机制,分析了《中国民航飞行员英语考试900句》各章节的难度系数。希望对参加PEPEC的考生及从事PEPEC培训的教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4.
计算机2000年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必须在进入2000年前予以妥善解决。对其可采用修改应用程序、更换系统软件、更换硬件设备等多种办法进行处理。在应用程序的修改中采用变形的日期移位法是对大多数办公系统容易实现且又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5.
本文用新乡(电离层400km对下点是:32.4°N,115.6°E)、重庆(电离层400km对下点是:27.2°N,108.7°E)接收日本同步卫星ETS-Ⅱ的信标资料,研究了我国中纬地区上空半个太阳活动周期内(1981—1985)电离层等效板厚的变化特征,得到了等效板厚日变化、季变化的二维和三维等值图。由付里叶分析和回归方法得出等效板厚日变化各谐波分量与太阳黑子数12个月滑动平均值之间存在弱的线性关系。同时指出在等效板厚日变化中,于当地时0400—0700LT存在一明显的黎明峰。并对出现这种峰的原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6.
太阳黑子与疾病的统计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太阳黑子相对数作为太阳活动指标,根据最近20多年的太阳活动观测数据和江苏省防疫站的疾病统计资料,对9种常见疾病的人数的相对比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对应作图比较,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求出其相关系数.研究发现,猩红热、肝炎和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与太阳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猩红热,相关系数达到0.72,相关性很好.   相似文献   
197.
利用光学、射电、软X射线和硬X射线观测资料,对1986年2月系列太阳爆发中最大的两个耀斑作相似与相异性的分析,解释它们近地空间效应的区别,对该系列太阳爆发事件和叠加在一起的地球事件作认证研究。  相似文献   
198.
对于停留在日地系统L2的“嫦娥2号”探测器,其后续飞行方案有多个选项,例如主动撞月或重返月球轨道、返回地球轨道或再入大气、飞往地月系统L1/L2或日地系统L1、进入深空飞越近地小行星(最终,“嫦娥2号”于2012年12月13日成功地实现了对Toutatis小行星的近距离飞越)。探讨上述的飞行方案需要对飞行轨道进行初步设计,总的速度脉冲限制在100 m/s以内并且需要考虑探测器同时受到太阳、地球、月球的引力作用。本研究设计了探测器从日地系统L2出发借力月球实现Toutatis小行星飞越的飞行方案,与直接飞越方案相比,借力月球可以进一步节省探测器的燃料消耗,其等效速度脉冲设计值为58.47 m/s。  相似文献   
199.
厦门机场于1983年10月22日正式通航,1988年10月在全国率先实现属地化改革。1995年1月成立集团公司,标志着厦门机场开始走上企业化的发展道路。2003年厦门机场先后成功重组福州长乐机场和接管连城机场。22年来,厦门机场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创造了我国机场建设和管理史上许多第一的奇迹,走上了一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健康之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要归功于在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0.
能量中性原子(Energetic Neutral Atoms, ENA, 简称能原子)是指在日球层内外空间, 拥有>0.1keV动能的原子.在此空间领域并没有温度>106K的中性气体, 但却充满动能>0.1keV的正离子.因此能原子A应该是A+离子与原地稀薄气体B原子或分子交换电荷所产生的, 即A++BA+B+. 电荷交换涉及极小的动能变化, 新生的能原子A和离子B+基本上各自保持原有动能. 离子B+随即被当地磁场俘获, 能原子A则脱离磁场约束并携带其原属离子群的成分和能量信息而直线运动, 成为遥测空间等离子体的有效媒介. 美国人造卫星 IBEX (Interstellar Boundary Explorer) 直接探测得到来自日球层以外星际空间的能原子, 大幅延伸了利用能原子遥测空间等离子体的领域. 本文据此论述了空间能原子的发现, 综述了探测空间能原子的基本概念与实例、取得的主要成果、仪器设计和研制进展以及未来空间利用能原子遥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