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2篇
航空   195篇
航天技术   145篇
综合类   33篇
航天   1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The engineering goal of the Deep Impact mission is to impact comet Tempel 1 on July 4, 2005, with a 370 kg active Impactor spacecraft (s/c). The impact velocity will be just over 10 km/s and is expected to excavate a crater approximately 20 m deep and 100 m wide. The Impactor s/c will be delivered to the vicinity of Tempel 1 by the Flyby s/c, which is also the key observing platform for the event. Following Impactor release, the Flyby will change course to pass the nucleus at an altitude of 500 km and at the same time slow down in order to allow approximately 800 s of observation of the impact event, ejecta plume expansion, and crater formation. Deep Impact will use the autonomous optical navigation (AutoNav) software system to guide the Impactor s/c to intercept the nucleus of Tempel 1 at a location that is illuminated and viewable from the Flyby. The Flyby s/c uses identical software to determine its comet-relative trajectory and provide the attitude determin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ADCS) with the relative position information necessary to point the High Resolution Imager (HRI) and Medium Resolution Imager (MRI) instruments at the impact site during the encounter.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actor s/c autonomous targeting design and the Flyby s/c autonomous tracking design, including image processing and navigation (trajectory estimation and maneuver computation). We also discuss the analysis that led to the current design, the expected system performance as compared to the key mission requirements and the sensitivity to various s/c subsystems and Tempel 1 environmental factors.  相似文献   
222.
CBERS-1卫星IRMSS数据及融合技术在鸭绿江口示范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丹东鸭绿江口与大连地区典型研究中采用的 CBERS-1卫星IRMSS数据,对数据图像的质量、图像信息的处理方法和专业应用潜力进行评价。通过评价IRMSS不同波段数据的应用效果,加速IRMSS数据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3.
“鑫诺一号”卫星在法宇航中心的空间环境模拟器中历时20天完成了真空热试验(包括热平衡试验和热真空试验)。文章对“鑫诺”卫星及空间环境模拟器作了简要说明,分析了试验的目的和要求,介绍了试验的过程和结果,并与我国同类试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24.
CBERS-1卫星图像在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我国的CBERS -1卫星遥感图像—1999年12月22日的黄河口零级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 ,并从图像空间分辨率、几何分辨率、地物识别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图像质量评价。与同月份的LandsatTM图像对比 ,CBERS -1卫星图像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 ,更容易反映地物的细节 ,同时也指出了它的一些不足。在原有遥感地学智能图解系统的基础上 ,针对CBERS-1卫星的图像特征 ,开发了CBERS -1卫星数据预处理模块。该模块能快速处理零级图像 ,得到噪声小、清晰度高的CBERS -1卫星图像2级产品 ,便于开展遥感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25.
CBERS-1卫星CCD相机热控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BERS - 1卫星CCD相机热控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在卫星规定的相机环境温度条件下 ,确保相机主体所需求的工作温度和温度梯度。CBERS - 1卫星CCD相机热控设计由被动和主动温控相结合实现 ,采用了多项新技术。作为中国第一台传输型CCD相机 ,从目前CBERS - 1卫星CCD相机在轨运行的遥测数据看 ,相机热控系统到达了设计指标的要求 ,运行良好 ,确保了CCD相机高可靠工作、并获得良好像质。  相似文献   
226.
中国巴西地球资源卫星的轨道捕获和轨迹交会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一号(CBERS-1)是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第一颗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上的地球资源卫星.CBERS-11999年10月14日由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运载工具按预定计划准时发射,进入设计轨道,随后通过轨道捕获、星下点轨迹控制和多次轨道保持机动等一系列轨道测控操作,该卫星已按遥感用户的要求正常运行在高精度的太阳同步、回归冻结轨道上.本文简要阐明CBERS-1轨道控制系统的任务目标、系统结构、轨道控制策略、控制性能、飞行软件和在轨操作以及飞行结果.  相似文献   
227.
郑亲波 《上海航天》2004,21(4):20-22
介绍了风云一号(FY-1)C,D极轨气象卫星10通道扫描辐射计的总体构成。给出了扫描辐射计性能的在轨测试结果,概述了研制中的技术创新点。与国内外同类仪器比较的结果表明,两星扫描辐射计寿命期初和期末的性能均满足任务书要求,其主要性能指标与美国NOAA卫星相当,甚至更佳。  相似文献   
228.
赵立成 《上海航天》2004,21(4):12-15
简要介绍了风云一号(FY-1)C,D极轨气象卫星的运行情况。运行期间,在洪涝、火情、干旱和积雪等自然灾害的监测服务,沙尘暴、大雾和海冰等环境监测服务,全球资料应用,以及天气分析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可提供气象卫星数据的共享服务。两星在大范围自然灾害监测和评估等领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在国内国际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29.
文章简要介绍了航天清华一号 (HT - 1)微小卫星及其图像质量状况 ,并以HT - 1扬州景图像为例 ,用ENVI软件对图像进行噪声消除、波段间错位纠正与假彩色合成、地面分辨率求算 ,探讨了其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HT - 1图像信息量丰富 ,但噪声明显 ,可通过中值滤波基本消除 ;各波段图像间像元错位较大 ,仍可以通过波段配准来消除 ;地面分辨率为 :4 1 6 989m ,基本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能满足中比例尺的国土资源调查领域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30.
常用预测方法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GM(11)的预测方法,介绍了其原息模型、新息模型和等维新息模型的建摸方法,比较分析了基于GM(11)的各种预测模型应用的可靠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