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494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56篇
航天   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1.
修形斜齿轮的轮齿接触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方宗德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3):247-250,329
应用Litvin最近的齿轮啮合理论,推导了修形斜齿轮的齿面接触与边缘接触的全部计算过程,能够对修形斜齿轮的齿面展成和具有不同误差及修形的斜齿轮接触过程进行计算机仿真。还以刀具齿廓修形和CNC机床修形为例,讨论了齿面修形对改善齿轮传动性能的作用,以及相应的修形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12.
修形斜齿轮的承载接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方宗德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3):251-254,329
提出了一种斜齿轮承载接触分析(LTCA)的方法。这一方法包括了齿间间隙、齿面间隙、误差、轮齿变形、支撑变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编制成高仿真度的计算机软件。这一方法还可通过对单齿对的几何和力学计算,进行多对齿啮合的接触分析,并且采用有限元素柔度系数法计算轮齿变形,极大地节约计算工作量。   相似文献   
213.
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系统发展至今仍以机械传动为主。在主轴轴承、润滑、齿轮传动及主轴承腔密封方面,将继续对付与迎接先进发动机更高使用要求的挑战。电磁轴承与电气化附件传动研究方兴未艾,在航空发动机上应用已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214.
通过锤击法对带关节轴承的波纹管型功率分出轴进行了固有频率测试,对关节轴承结构采取一般静力学接触建模的方法,对功率分出轴进行了模态计算。通过对比,发现误差较大,这是由于ANSYS在进行非线性模态分析时忽略了关节轴承的刚度。提出采用弹簧单元来模拟关节轴承刚度特性的方法,通过计算发现,功率分出轴的固有频率直接与关节轴承刚度呈线性关系,当取弹簧单元的等效刚度为8.5×105N/m时,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说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带关节轴承波纹管联轴器的模态特性。  相似文献   
215.
提高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经济性以及发动机市场竞争性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对双轴直驱(ATF)、齿轮传动(GTF)和间冷回热(IAR)三个构型进行循环参数对比分析,确定不同构型发动机的技术优势。结果表明:GTF构型方案与ATF方案相比的巡航非安装耗油率降低2.5%;IRA构型方案巡航非安装耗油率与ATF构型相比降低了11.97%,与GTF构型相比降低了9.7%;相比于ATF和GTF构型,IRA构型的高压压气机和高压涡轮级数均有所减少,有效缩短了核心机长度,也降低了高压压气机的设计难度。  相似文献   
216.
217.
218.
219.
针对某机齿轮零件磨齿易烧伤的问题,从砂轮、冷却液、切削参数、砂轮修整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选择出曩佳加工方法.有效地消除磨齿烧伤。  相似文献   
220.
为了使Internet充分服务于机械产品的开发,在研究了当前参数化CAD技术之后,提出一种基于Internet的实时协同设计实现方案--"亚铃式"异地同步协同设计系统中有关机械零件的参数化设计方案,把图形的绘制等大量工作放在客户端,只在网上传送少量的参数,具有网络带宽占用量极小,实时效果好的特点.以齿轮为例,讨论并实现了该零件网上实时协同参数化设计的过程,验证了该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