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航空   1128篇
航天技术   160篇
综合类   104篇
航天   47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372.
不同边界层厚度下高马赫数进气道自起动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欢  谢文忠  梁钢  金毅  靖建朋 《推进技术》2019,40(12):2684-2693
为了探寻入口边界层厚度变化对高马赫数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对简化的二元高马赫数进气道的加速自起动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了边界层厚度对自起动过程中流场波系结构变化和自起动性能的影响机制,获得了不同边界层厚度下的进气道自起动性能及主分离包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边界层相对厚度从0.05增加至0.3,进气道的自起动马赫数一开始保持不变,然后快速增大;相同主流条件下,不起动流场跨越主分离包无量纲压升和主分离包高度随边界层相对厚度的增大均变小;边界层动量损失厚度和跨越主分离包无量纲压升对进气道起动性能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373.
中空长航时无人机存在高效巡航、短距起降以及抗变形等多性能要求,本文在原始飞机单段翼型的基础上,开展多约束条件下两段翼型设计方法研究和翼型设计。采用控制点加分段可控二次曲线方法构建两段翼型外形,并对生成外形的控制参数、缝道参数和转轴位置进行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直接切割法,本文采用的方法控制点和控制参数更多,对原始翼型适应性更好,生成的翼型压力分布更加合理;与原始翼型相比,新设计的两段翼型在续航因子、起飞升力和起飞升阻比方面得到大幅提升;同时襟翼大角度偏转还能起到阻力板作用,达到对巡航和起降多设计点综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74.
文中探索了以PA-6为基体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压制工艺。压制出铺层为12层的玻璃布层板和铺层为18层的碳纤维单向板,并测试出两种板的基本力学性能。用冲击损伤度D和GⅡC来评定复合材料的韧性,发现PA-6基复合材料有优异的韧性。  相似文献   
375.
介绍高值电阻器检定装置的组成、用途及技术指标,从理论上分析带有防泄漏屏蔽线路的单电桥的原理,较全面地论述装置的误差来源和不确定度的计算,并对装置的结构设计和特点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76.
复合材料固化过程树脂流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Darcy定律为基础,以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的树脂流动为条件,推导和建立了树流动模型。该模型形式简单,易于应用于实际。推导结果表明:树脂流动仅同三个因有关,即树脂粘度,加压压力和时间。特别是树脂流动质量与时间有简单的玉方根关系。另外,树脂粘度是影响流动的唯一物质参数,也是影响流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模型可用来讨算脂流动速度和质量。同粘度关系式联系起来,用以选择加压时间和加压大小。有关实验证实,模型  相似文献   
377.
378.
379.
介绍了碳/酚醛、高硅氧/酚醛带缠复合材料的复合结构成型工艺,以及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上的应用。采用复合结构能达到简化喷管设计、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380.
陈莹 《推进技术》1988,9(5):72-74
在计算固体发动机(包括无喷管发动机)的理论性能时,通常假设气流为一元流.然而,已经发现,即使对于小L/D的发动机和/或高风量,典型的圆柱孔形发动机(特别是无喷管发动机)中的气流是强的二元流.因为质量沿着通道从药柱喷入零或很低的流速区,而不是直接喷入下游的高速横流中(此处作一元流假设).这可能产生一个相当小的不可逆流的状态,并带有实际二元流的有效能(热能转换为动能时的潜能)有总的增加.Glick在他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