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9篇
  免费   855篇
  国内免费   64篇
航空   1547篇
航天技术   84篇
综合类   135篇
航天   54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本文提出了一种固体推进剂瞬态燃烧模型。它考虑了凝相分布化学反应和辐射热流的深层吸收。以及燃面上的能量损失 ;在气相发展了空间分布厚火焰模型以求得有蒸汽掺混情况下的火焰热反馈。运用该模型能统一揭示快速降压、降热辐射和液体喷射等多种外界扰动下 ,推进剂的瞬变燃烧行为和熄火所需的临界参数。对液体喷射工况下进行的理论预示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02.
罗振群 《推进技术》1988,9(4):62-65,80
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燃速测定的新方法——光电转换法.在对光电法(光电式、激光式)燃速仪的测量原理及结构的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测量精度的提高方法.最后,通过实验测量数据给出了该方法的实验精度.  相似文献   
903.
牛嵩高  郭凤英 《推进技术》1989,10(3):75-76,74,88
用石英晶体温度计将氧弹式热量计中的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入到瞬态波形存贮器进行数据采集,然后送入微机进行数据处理,求出定容爆热.本文简要介绍测试系统、数据处理方法及程序.  相似文献   
904.
定性分析了设计气氢亚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所遇到的两个问题:氢和空气扩散火焰的混合增强和稳焰技术,综合了可用于氢和空气扩散火焰的几种混合增强方案和稳焰方案。  相似文献   
905.
汪志清 《推进技术》1991,12(5):45-50
本文研究了推进剂的降速剂种类及其含量、氧化剂粒度和粒度分布,以及发动机的旋转对低燃速固体推进剂燃速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采用新型药条包覆剂提高推进剂燃速测试精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稳定的低燃速复合固体推进剂.它具有高的燃速精度,较低的压强指数.文章还指出了发动机的高速旋转(2400r/min)对推进剂的燃速性能和比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6.
王宁飞  冯伟  汪亮 《推进技术》2001,22(1):72-76
为了研究平台推进剂燃烧机理,考虑到泡沫区内固相、气相及液相之间的各种作用,建立了多相反应燃烧模型,设计了数值解法,计算了相分布、燃速压力曲线等参数。初步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解释平台效应,对推进剂配方研制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7.
本文试图说明在喷气发动机上或燃气轮机的进气道内建立聚氧滞氮的流场,增加燃烧室氧的浓度,组织富氧燃烧.提高涡轮前的温度和整机热效率.加大喷气发动机的推力,降低航空煤油耗量,减少喷气尾气对大气的污染.对各种可能的聚氧滞氮的方案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08.
耿辉  周进  翟振辰  陈军 《推进技术》2007,28(6):599-606
在超声速燃烧室的壁面上安装具有不同长深比、深度以及后壁倾角的凹腔,在凹腔上游壁面横向喷注燃料射流。分别利用掺有丙酮蒸气的氦气和氢气模拟不燃烧和燃烧两种情况下的横向燃料喷流,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分别对流场中不同截面上的丙酮和氢氧基进行成像,同时对不燃烧情况下的喷流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发现:凹腔结构主要通过影响由凹腔后壁高压区向凹腔前壁传播高压扰动的行为来影响凹腔内部的静压分布,从而影响燃料的流动过程;凹腔长深比减小、深度或后壁倾角增大都有助于高压扰动的前传,导致燃料不易向凹腔内部偏转以及进入凹腔的燃料质量减少;凹腔长深比和深度的增加可增大凹腔内低速回流区的范围,有助于增强凹腔内部的燃烧以及火焰稳定能力;凹腔后壁倾角对燃料燃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09.
刘佩进  吕翔  何国强  田维平 《推进技术》2005,26(5):398-400,403
采用雷诺平均N-S方程和k-ε双方程湍流模型,研究了燃气发生器喷嘴构形对补燃效率的影响。通过一次流、二次流流线和燃烧效率分析,提出了一次流切人点的概念。结果表明:按照良好的燃气切人点设计燃气发生器喷嘴,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燃烧效率,而且可以获得对补燃室热结构有利的温度场分布,实现固冲发动机的结构匹配性。  相似文献   
910.
含硼富燃料推进剂凝相反应对低压燃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法(TGA),分析、研究了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并测量了推进剂的爆热和燃速,比较了AP包覆硼粒子对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硼富燃料推进剂各组分含量相同时,在硼粒子表面包覆AP提高了推进剂的爆热,其中凝相放热量增加,气相放热量减少;而推进剂的低压燃速提高了。分析表明促进凝相反应有利于含硼富燃料推进剂低压燃速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