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9篇
  免费   542篇
  国内免费   380篇
航空   2038篇
航天技术   259篇
综合类   393篇
航天   50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介绍一种硅薄片转子调谐式陀螺仪。该陀螺仪继承了动力调谐陀螺仪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利用微电机驱动陀螺转子,利用两对扭杆和平衡环实现动力调谐,其扭杆、平衡环、陀螺转子和信号器、力矩器均由微机械工艺加工,转子偏角采用差动电容检测,力平衡反馈通过静电力实现。论文详细介绍了该陀螺仪的结构,分析了调谐条件和信号器、力矩器标度因数,讨论了信号检测与力反馈回路的组成与原理。硅薄片转子调谐陀螺仪的体积和质量略大于硅微机械陀螺仪,精度与动力调谐陀螺仪相近(理论可达0.01°/h或更高),且环境适应性较好,成本低,适于要求较高精度和小体积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92.
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舰载机动力补偿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舰载机进场动力补偿系统的必要性,给出了一种基于趋近律的离散时间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利用该方法设计了一种保持地速迎角恒定的舰载机进场动力补偿系统,建立了舰载机自动着舰的综合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俯仰角的变化量,能够使舰载机快速准确地沿着理想的下滑轨迹着舰,该动力补偿系统能够有效抑制舰尾气流扰动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3.
自适应动力与热管理系统(APTMS)是新一代飞机能量优化飞机的三大关键基础子系统之一。本文介绍了APTMS的背景、现状、基本结构、研究基础和性能特点,引进了一种e2结构的APTMS,描述了其结构、特点、工作模式及性能,分析了未来APTMS可能具有的其他先进性及可能采用的先进部件。  相似文献   
94.
对跨声速离心压气机中进口导叶与叶轮的相互影响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模型包括三种几何间距模型及对同一间距几何模型使用了两种不同的转静子交界面位置设定。计算结果表明:转静子交界面位置的设定对于多排叶片混合平面法定常计算性能会产生较大影响,5%叶轮轴向长度的变化就可造成1%的效率、2%的压比差别;进口导叶与叶轮的叶排间距大小对离心压气机级气动性能影响很小,但间距较小时会造成流场内较大的压力波动。在近叶排间距时,导叶切割叶轮激波会在导叶压力面侧产生一个高损失区,并沿导叶表面向上游传播;该高损失区由激波压力波造成。此外,激波存在与否,影响到两排叶片流场的相互影响作用强度:激波使叶轮对导叶流场的影响几倍甚至十几倍大于导叶对叶轮流场的影响;激波的影响作用使导叶压力面、吸力面侧压力波动由不同的原因造成。最后,在近叶排间距时,初始进入叶轮通道内且靠近主叶片压力面的尾迹相对靠近吸力面的尾迹片会滞后;完全进入叶轮通道后,近压力面侧尾迹的滞后更显著。  相似文献   
95.
为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冷却剂/氧化剂组合式射流预冷却涡轮发动机(SteamJet)的发动机特性,建立了射流预冷却的热交换系统计算、物性修正计算、发动机部件特性修正计算和含氧化剂的燃烧室计算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双轴混排加力式涡扇发动机的SteamJet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初步设计了SteamJet发动机的最大加力状态控制规律,计算分析了SteamJet发动机在不同冷却剂/氧化剂配比下沿飞行轨道的特性,并据此提出了影响冷却剂/氧化剂配比选择的主要因素;对冷却剂/氧化剂组合式SteamJet发动机进行了高度速度特性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喷水预冷却的SteamJet发动机相比,冷却剂/氧化剂组合式SteamJet发动机具有更好的燃烧稳定性和推力特性,能够满足高超声速飞行的需求。  相似文献   
96.
采用空间HUE格式、时间LU-SGS推进、sst-kw湍流模型、多块结构网格程序,对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MHD)控制高超声速二维进气道边界层分离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发现,不施加控制时,数值模拟得到的壁面静压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进气道喉道处分离区占据喉道高度的1/3左右.通过施加MHD控制,消除了进气道内部的边界层分离,总压恢复系数从0.502提高到0.56,喉道处流场畸变系数减小了18.6%.  相似文献   
97.
航空动力技术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总结了航空动力技术现状及当前技术前沿热点,分析未来需求,对先进动力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我国航空发动机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
国外TBCC发动机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发动机是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最适合的动力系统之一,配备该类发动机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具备水平起降、机动飞行和重复使用能力。本文对国外开展的TBCC研究项目(如美国的RTA、FaCET和Trijet,日本的HYPR和ATREX,以及欧洲的LAPCAT)进行了系统阐述,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各研究项目中TBCC方案特点,表明随着涡轮发动机技术的全面发展,及采用火箭引射冲压和预冷等技术,涡轮发动机的工作马赫数可扩大到4.0,且TBCC发动机具有工程可实现性,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空天动力。  相似文献   
99.
机动飞行器中等攻角高超声速无粘绕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采用NND差分格式,利用推进-迭代方法,数值模拟了机动飞行器的中等攻角高超声速无粘绕流流场,发展了一种适用于处理中等攻下背风面流场的技术,大量计算表明,结果准确、可靠。气动力力系数和壁面压力分布与实验数据一致,流场波系结构模拟正确。  相似文献   
100.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测量量可促成一种简化动力学法,用于近地卫星的近厘末级定轨。利用这种方法,不同观测时刻的卫星状态间的转移由正规的动力学模型和由连续GPS载波相位数据以运动学法导出的卫星位置变化来完成。动力学信息和运动学信息间的相对权重可自由变化。协方差分析表明:当观测几何差而动力学模型好时,模型支配着状态转移的计算;动力模型差而观测几何好时,载波相位统治着状态转移的计算;而当运动学和动力学信息间没有明显优劣时,简化动力学联合法可显著提高轨道精度。本文给出简化动力学法中准最佳的择权准则,并研究了求解精度对权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