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9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124篇
航空   1213篇
航天技术   405篇
综合类   101篇
航天   52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71.
圆锥运动及其影响的3种描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旋转矢量方法、欧拉角方法及刚体有限转动方法出发对圆锥运动及其影响进行了阐述,得到了各方法下的等效陀螺漂移公式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圆锥补偿算法在每种方法下的补偿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刚体有限转动方法与旋转矢量方法是完全等价的,欧拉角方法仅在小角度振动情况下与它们等价;圆锥补偿算法在旋转矢量方法和欧拉角方法下均有效,并在振动角较小时补偿效果一致.旋转矢量方法和刚体有限转动方法重点在于圆锥补偿算法的开发,而欧拉角方法重点则在于指导圆锥运动转台实验设计以验证圆锥补偿算法.   相似文献   
972.
短光纤延时自外差法测量窄线宽激光器线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理论上分析推导了移频延时自外差法测量激光器线宽的基本原理,并采用延时自外差法数学模型,编写了仿真程序.借助此分析结果,通过对两台已知线宽的窄线宽激光器的实际测量数据,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短光纤延时自外差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在延时光纤长度远小于6倍的激光器相干长度时,消除延时自外差法因为延时时间不够导致测量精度的大幅度下降这一缺陷,为工程上实现精确测量窄线宽激光器线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3.
MSCMG永磁偏置磁轴承的低功耗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MSCMG)在输出力矩且不计重力引入的功耗时,磁轴承的铜耗与输出力矩的平方成正比。这个问题不仅导致在输出额定力矩时,磁轴承的功耗在总功耗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最终限制了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的最大输出力矩。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通过控制转子悬浮位置由永磁体提供转矩的方法,并且分析了转子位置变化对输出力矩的影响。通过仿真和实验表明,输出力矩时磁轴承的功耗可降至静浮水平,样机实验表明,输出力矩为21Nm时磁轴承铜耗降为原来的34%.  相似文献   
974.
刘佳钰  郑宾 《宇航计测技术》2008,28(6):27-29,34
现在,国内外越来越重视对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研究,然而在解算惯性组合基本分量时把加速度计理想化了,忽视了加速度计横向输出对解算结果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制导准确度。将加速度计的横向输出带人了解算过程,与传统解算过程所得的结果比较,系统基本分量更加精确,对提高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制导准确度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75.
光纤陀螺以其优点适合空间飞行器定姿要求,但长期在轨飞行必须对光纤陀螺进行自标定。通常采用高维复杂陀螺模型计算实时性误差,而采用舍去状态量的降维模型影响系统定姿精度。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星敏感器观测,对高维陀螺模型进行可观测度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降维模型,将可观测度较低的状态作为模型误差进行预测估计,保证了系统精度并大大减小了计算量。半物理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精度略高于高维模型自标定方法,计算量仅为高维模型的1/10,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976.
光纤光源温度动态特性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半导体热电致冷器(TEC)工作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光纤光源模块的温度动态特性,建立了与之对应的数学模型.对光源模块进行了实际实验测试,采用多点频率的工作电流驱动TEC模块,通过光源模块内部的热敏元件采样光源管芯温度的动态数据,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得到了与数学模型十分接近的结果,因此可以确定数学模型中的待定参数.采用 MAX1978单片TEC控制器,根据温度动态特性数学模型设计了最优的比例积分微分(PID)补偿网络,实现了光纤光源的温度控制系统,得出了TEC温度控制系统对光源有良好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77.
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的奇异几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几何方法对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包括转子恒速的CSCMG和转子变速的VSCMG)的奇异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绘制CSCMG的奇异角动量超曲面,并标识隐奇异和显奇异在该曲面上对应的点,直观地表述了CSCMG的可操纵空间,得出星体三轴角动量可交换的具体范围。比较奇异角动量超曲面图,可以看出金字塔构型在角动量饱和包络面内部存在显奇异,而五棱锥构型的显奇异十分接近饱和包络面。文中分析了金字塔和五棱锥两种构型的CSCMG可能的退化隐奇异点,并给出了退化隐奇异点在奇异角动量超曲面上的具体位置及其高斯曲率特性。对集成的能量和姿态一体化控制系统(IPACS)可能出现的无法操纵的情况进行了补充分析,给出了使用VSCMG的IPACS不会出现操纵奇异的构型设计的充分条件。给出在某一瞬时能量下,VSCMG转子角速率范围有限制时的角动量包络图,从中得到CSCMG与VSCMG角动量体的变化和联系。  相似文献   
978.
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转台位置相关扰动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精度转台恒速工作状态时存在的位置相关周期非线性扰动,提出了一种闭环迭代学习算法。当系统存在初态偏差时,该算法能够保证给定频率范围内的跟踪误差是一致有界的。并对跟踪精度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位置相关周期非线性扰动具有很好的抑制性能。  相似文献   
979.
基于神经网络的激光陀螺误差测试与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反向误差传播网络(BP网络)来建立温度补偿模型,通过训练后的BP网络对刻度因子误差以及随机漂移进行温度补偿。  相似文献   
980.
陀螺静态漂移系数的两种估计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了目前使用的AR(1)估计方法之不足后,提出了均值估计方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改进型,即加权均值估计法和AR(p)法,计算结果表明,均值估计可以提高精度近40%,在导弹发射前的陀螺误差补偿中使用这一方法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