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8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209篇
航空   2165篇
航天技术   171篇
综合类   283篇
航天   36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说明了安全保护在高速数控机床设计中的重要性,并以五轴联动的高速铣床为例,从工作区域安全防护、主轴防护及坐标防护等几方面详细介绍了高速数控机床的安全保护设计。  相似文献   
962.
航空发动机高温升燃烧室贫油熄火及冒烟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高温升燃烧室头部燃烧组织方案设计,以改善高温升燃烧室的贫油熄火边界及冒烟性能。该方案的特点是采用了三旋流器以及双油路复合式喷嘴,设计的主燃区油气分布相当均匀,而回流区内的油气分布是局部富油的。以常规双旋流器+双油路压力雾化喷嘴(旋流杯)燃烧室作为一个基准方案,在相同的进口实验条件下与本研究方案进行了贫油熄火和出口冒烟性能的比较。实验表明,本研究方案与常规的双旋流杯设计方案相比燃烧稳定性好及出口冒烟改善。   相似文献   
963.
964.
近年来,直升机技术表现出跨代发展特征,以总体设计、旋翼系统、传动系统、涡轴发动机、材料和制造技术、航电技术和飞控技术为代表的各技术领域均有较大突破,部分成果已得到应用.同时,高速旋翼机和无人直升机技术领域的发展也呈现出加速态势,在不久的将来将为直升机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965.
AMS2750标准规定了热处理过程热加工设备的高温测量要求,它包括温度传感器(一般指热电偶)、仪器、热加工设备、系统精度测试和温度均匀型测试五个部分。而热电偶技术要求是高温测量的最重要的内容,本文就热电偶的技术要求对NADCAP认证过程中以及日常使用维护中容易存在和忽视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66.
本文利用江淮地区1961-2013年逐日逐月气象资料,统计发现该地区2013年夏季平均气温为53年历史同期最高值,降水量却为最少值,40个站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研究其天气气候成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导致高空辐合、低层辐散,以下沉气流为主;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偏少,冷空气南下较弱,不易交汇降水;中纬西太平洋海温偏高有利于副高北抬及其稳定维持。并与历史同期干旱年份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副高及西风带系统与江淮夏季高温干旱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967.
介绍了CARS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国外在该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国内各机构在CARS方面的研究情况,分析了各技术分支的优缺点,希望能够在国防科技领域的高温燃气温度测量中较好地发展与应用这项技术,以解决高温测量的难题。  相似文献   
968.
现代民用飞机机身结构大量采用复合材料,但因其遇到高温时会变软,耐热性较差,这就对复合材料周围的环境温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某型飞机的空调组件安装区域进行温度场CFD计算,分析了安装区内的高温部件对机身复合材料结构的影响。为了防止机身复合材料被高温部件烫伤,在高温部件的上方安装隔热板同时进行局部通风冷却,并对相应的工况进行CFD计算对比。  相似文献   
969.
低HSI噪声旋翼桨尖外形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正  招启军 《航空学报》2015,36(5):1442-1452
建立了一套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FW-H_pds方程(Ffowcs Williams-Hawkings equations with penetrable data surface)的气动噪声预估技术和组合优化算法的低噪声旋翼桨尖平面外形设计方法。首先,采用积分形式的可压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作为旋翼流场求解控制方程,围绕旋翼流场的网格采用嵌套网格方法生成。在优化过程中,桨叶网格生成采用提出的高效参数化的网格自动生成方法。在建立的CFD方法求解基础上,采用基于可穿透旋转积分面的鲁棒性较好的FW-H_pds方程来求解旋翼高速脉冲(HSI)噪声。然后,以降低旋翼HSI噪声为目标,以旋翼悬停气动性能为约束,提出具备前掠-后掠-尖削等组合特征的桨尖外形方案并进行优化分析。将基于拉丁超立方(LHS)方法和径向基函数(RBF)的代理模型方法耦合到遗传算法过程中,建立了一种高效的组合优化算法。在当前的计算状态下,优化后的桨尖外形的负压峰值相比于矩形桨叶降低了58.4%,优化后的桨叶有效地减弱了旋翼桨尖区域的跨声速"离域化"现象,因此可以降低旋翼HSI噪声特性,同时可以减弱旋翼桨尖涡强度达30%,旋翼悬停性能提高了2%~3%。  相似文献   
970.
虞飞  陶建武  钱立林 《航空学报》2015,36(4):1285-1298
 为实现对亚声速和超声速气流速度的统一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声传感器的新型测量方法。首先,根据声波在亚声速和超声速气流中的传播特性,利用特定的测量装置建立了声波传播时间与气流速度之间的数学模型,从而将气流速度的测量问题转化为声波传播时间的测量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计时法和最大似然估计(MLE)方法来估计声波传播时间;其中,计时法在实时性上优势明显,而MLE方法则在可靠性上优于前者。最后,分别从阵元位置扰动性、计时误差和克拉美-罗界(CRB)3个方面对所提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与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对亚声速和超声速气流速度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