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4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211篇
航空   2130篇
航天技术   105篇
综合类   140篇
航天   26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了一种能在高速碰撞条件下工作的新合金。试验表明,该合金承受高速碰撞能力比以前应用的材料有较大提高,可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2.
1420铝锂合金EBW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420铝锂合金电子束焊接(EBW)接头进行焊缝组织分析,期望得到在现行的焊接工艺条件之下国产1420铝锂合金与相同牌号进口材料的焊缝组织及焊接缺陷等规律,用以指导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993.
综述了前苏联高温合金锻造成形技术的发展情况,介绍了高合金化镍基高温合金细晶制坯+普通模锻(或热模锻)精密锻造变形技术。以此技术为基础研制的涡轮盘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94.
铝锂合金的氩弧焊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Al-Li-Mg-Cu-Zr系国产铝锂合金的焊接性。研究表明,用经过净化的氩气保护并带拖罩的氩弧对铝锂合金进行焊接,焊接接头及其热影响区表面仅有轻微的氧化色,金相分析表明,焊接接头结合良好,具有好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995.
1420铝锂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1420铝锂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并分析了焊接接头的断裂行为以及不同的热处理状态对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Al—Li合金真空除氢与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Al-Li合金氢含量高,易产生氢脆等问题,研究了真空除氢对1420Al-Li合金含H量和化学成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97.
稀土元素及杂质在铝锂合金中的作用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亮  郑修麟 《航空学报》1998,19(2):129-136
 综述了稀土元素和杂质对铝锂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作用,概括了杂质致脆及稀土微合金化的规律与机制,根据已有研究结果,对目前铝锂合金的发展与应用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提出了某些观点与建议。  相似文献   
998.
王荣桥  聂景旭 《航空动力学报》1998,13(4):396-399,459
针对某型发动机二级涡轮盘榫齿裂纹故障,进行了轻、重两种腐蚀状态的涡轮盘榫齿高温复合疲劳寿命试验。并由试验寿命推算出其外场使用寿命,为此,本文提出了复合疲劳载荷、寿命由试验向外场的双频比换算方法。换算结果可用于制定涡轮盘的腐蚀判废标准。  相似文献   
999.
在点阵波理论基础上,通过假定合金中溶质原子浓度的适当分布并建立与之相应的衍射波波幅表达式,利用计算机模拟得面心立方(Cu-4wt%TTi)合金调幅(Spinodal)分解与有序化共存的X射线衍射边带形貌,其波形与实验结果颇为相近。进一步根据迭加原理在两相互垂直方向上对上述衍射边带合成,所得的有序化模拟衍射花样与电镜衍射谱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常规和掺杂0.02wt%硫的IN718合金的蠕变行为。结果表明,硫降低IN718合金的蠕变抗力,使表观蠕变激活能由678.5kJ/mol减小到634.8kJ/mol。计算表明,硫的危害主要来源于其对晶界扩散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