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1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213篇
航空   2137篇
航天技术   105篇
综合类   141篇
航天   26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沈云  徐洪利 《红旗技术》2004,(1):28-30,39
阐述了采用ЧС88Y-ВД合金铸造某燃气发生器Ⅰ、Ⅱ级涡轮工作叶片等轴晶铸造工艺:分析了首次试制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工艺上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32.
高温合金零厚度光栅制作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零厚度光栅制作方法,其中重点是用电化学刻栅法在高温合金材料试件表面直接刻蚀高密度正交零厚度光栅。  相似文献   
933.
硼元素对镍—钨非晶态镀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镀液中加入Na2B4O7后得到的Ni-W-B非晶态电镀层的结构、成分、表面形貌、耐蚀性及抗氧化性与Ni-W非晶态镀层进行了一系列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硼元素不改变Ni-W非晶态镀层结构,但可以改善镀层质量,提高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934.
镍铁合金电镀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廉价的铁代替贵金属镍,降低成本。镍铁合金镀层具有光亮镍镀层的特性,针对其特性建立了工艺流程,论证了电流密度,光亮剂含量及杂质对镀层质量的影响;镀层厚度对镀层抗蚀性的影响;叙述了各组份的功能;确定工艺配方及参数。对比光亮镍电镀工艺,镍铁合金电镀工艺具有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之优点,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工艺。  相似文献   
935.
阐述了高温合金在燃气涡轮发动机上的应用及其强化方法,指出了高温合金焊接时常见的缺陷及其防止措施,提出了高温合金焊接工艺接点.  相似文献   
936.
在离心力场下过共晶Al-Si合金熔体中的初生硅发生向内周方向的偏移,改善了组织,并在凝固后形成倾斜分布,由此带来诸如硬度、耐磨性、热膨胀系数等性能的梯度变化,从而形成一定意义下的梯度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937.
高温液压脉冲试验时,试验段油液粘度变化使得波形振荡次数显著增加,影响试验结果。笔者针对液压脉冲台压力瞬态过程进行了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变阻尼控制可以在保证波形峰值、斜率和稳态压力的情况下主动控制脉冲波形。  相似文献   
938.
为了将瞬间液相扩散焊的液相形成过程与固相扩散焊复合,充分利用TLP及固相扩散焊的优点,需要研究接头界面处母材液化规律。选用DD407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作为试验材料,中间层合金采用含B为3.5%的BNi9进行TLP连接,观察母材液化宽度和接头宽度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变化。通过分析得到:母材液化区宽度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及保温时间增长而增加,在焊接温度为1100℃,保温时间为5min,中间层厚度为150μm的情况下,母材液化的宽度达到65.8μm;中间层厚度对母材液化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主要降熔元素B的总量增加;TLP连接过程中,母材液化的过程为降熔元素B不断向母材中扩散,导致母材液化宽度增加,但随着扩散的进行,B元素的含量逐渐降低引起等温凝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表面清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9.
胡殿印  李雯竹  刘辉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11):2241-2247
在验证镍基高温合金GH4169中心孔挤压(CE)三维有限元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利用单元删除法研究倒角、孔挤压-倒角顺序和铰削量3种具体工艺过程对孔边周向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孔边小于芯棒过盈量的初始倒角可以减小孔挤压后残余压应力;采用孔挤压-倒角的工艺顺序可以在孔边获得更小的残余压应力。铰孔可增大孔边入口处残余压应力,去除残余压应力极小值部分的材料。因此,在挤压强化后应尽量避免铰孔。  相似文献   
940.
涡扇发动机最小红外特征模式性能寻优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抑制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的红外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红外预测模型的最小红外特征模式性能寻优控制。首先,建立一种排气系统正后向红外辐射强度简化预测模型,该预测方法考虑了排气系统内高温部件和尾喷流的红外辐射,以及尾喷流对高温部件红外辐射的吸收作用,具有可信的仿真精度;其次,基于涡扇发动机部件级实时仿真模型,增加了从外涵引气冷却中心锥和尾喷管扩张段内壁的冷却结构和红外预测模块;最后,基于该模型探索了最小红外特征模式的优化原理,并选用可行序列二次规划(FSQP)算法,通过控制高温壁面冷却气的流量,主燃烧室的燃油量以及尾喷管喉道面积,对两个亚声速巡航状态的工作点进行实时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发动机推力恒定以及其他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发动机通过最小红外特征模式性能寻优控制,其排气系统后向红外辐射下降了30%以上,红外抑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