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188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AZ91镁合金负压消失模铸造充型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真空度、浇注温度及模样厚度对AZ91镁合金消失模铸造充型速度影响的全因子实验的结果表明 ,它们都对充型速度起积极的作用 ,真空度是决定充型速度的一个关键工艺参数。在不抽真空时 ,充型速度非常小且随充型过程的进行逐渐降低 ,浇注温度对充型速度的影响也很小 ;抽真空时 ,充型速度在充型过程中不断变化且呈现不出任何规律 ,其起伏的幅度随真空度、浇注温度和模样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在真空度较低时 ,随着真空度和 或浇注温度的提高 ,平均充型速度迅速增大 ,真空度与浇注温度对充型速度的交互作用增强 ;在较高的真空度下 ,平均充型速度仍随浇注温度的提高而增大 ,但平均充型速度的增大速率却随真空度的进一步提高而降低 ,真空度与浇注温度对充型速度的交互作用很弱。模样厚度对平均充型速度影响在抽真空时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2.
高强铝合金晶界偏析与氢致断裂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个三元合金晶界偏析与沿晶断裂模型,并将该模型与准化学理论相结合,研究了高强铝合金Mg、H晶界偏析对沿晶断裂功的影响。结果表明,Mg、H偏析均使沿晶断裂功下降,且H比Mg脆化晶界严重。这与7075铝合金的应力腐蚀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63.
镁合金重量轻,具有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并且能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被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中。甚至斯贝发动机中像中介机匣这样的大部件都采用镁合金,某些机种的滑油机匣也用镁合金制造。 镁合金最大的缺点是抗蚀能力较差,降低了使用寿命,限制了它在航空产品中的应用。为了防止镁合金零部件的腐蚀,目前国内外一般采用化学转化膜后再涂漆的保护方法。但是,由于镁合金的化学转化膜有膜薄、质软等缺点,仍然达不到防蚀目的。为了提高镁合金零件的防蚀性能,许多国家都在发展镁合金零部件阳极化的新工艺,即镁合金零部件经阳极化后涂漆而达到防蚀目的。现在美国已将镁合金阳极化列于军用镁合金产品的验收标准。现将美国镁合金HAE阳极化工艺作如下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4.
高强铝合金(Al-6.3Cu)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在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电弧增材单壁墙结构为对象,采用气孔面积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熔滴过渡模式及不同厂家丝材表面质量对成形的Al-6.3Cu铝合金气孔尺寸、数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dvanced CMT+P熔滴过渡模式因熔池尺寸小、焊丝与已沉积层表面阴极雾化去除氧化膜充分、熔池搅拌作用强等原因,成形的单壁墙内部气孔较少;丝材表面粗糙度对成形气孔有一定影响,表面粗糙度越高,气孔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65.
梳理了高强耐热镁合金的研究历程及现状。Mg-Gd(Y)-Ag和Mg-Gd(Y)-Zn系合金是目前强度最高的镁合金体系,铸造Mg-9.8Gd-2.7Y-2.0Ag-0.4Zr合金最优常温力学性能如下:抗拉强度(UTS),410 MPa;屈服强度(YS),300 MPa;延伸率(EL),2.3%。高强耐热稀土镁合金的大尺寸构件铸造工艺性亟需重点研究。总结了"固溶强化增塑"的合金设计、"高、低稀土镁合金"强韧性的设计与开发、"低稀土总量、多元合金"耦合强化设计、集成计算材料工程(ICME)等理念,对新型高强耐热铸造镁稀土合金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采用气相扩散法,在Mg-1Li-1Ca镁合金表面制备氢氧化镁/硬脂酸复合涂层,以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能。利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对涂层的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表征;通过电化学实验和腐蚀浸泡实验研究复合涂层的耐蚀性能,探讨复合涂层成膜机理和耐蚀机理。结果表明:Mg-1Li-1Ca合金表面氢氧化镁涂层呈紧密排列的花瓣状多孔结构,硬脂酸涂层未明显地改变氢氧化镁涂层形貌;因其具有较低的表面能,表现出良好的疏水性,有效地阻止了腐蚀介质进入涂层内部,增强了涂层的屏蔽作用;氢氧化镁/硬脂酸复合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1.45×10–7A/cm2)比Mg-1Li-1Ca合金基体腐蚀电流密度(2.70×10–5A/cm2)降低了两个数量级。交流阻抗值表明,此复合涂层的电荷转移电阻约为基体的200倍。说明此复合涂层有效地提高了镁合金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7.
采用等离子增材系统制备了不锈钢/高强钢异质增材构件,构件内部无气孔、未熔合、夹渣等缺陷。为研究异质过渡界面组织特征,采用了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测试结果表明,高强钢熔敷不锈钢时,会产生宽度为1.1mm的过渡区,但不锈钢熔敷高强钢就不会产生明显的过渡区。不锈钢/高强钢之间存在3种界面,Ⅰ型界面由不锈钢、高强钢以及熔合界面组成;Ⅱ型界面的熔合界面不明显,在高强钢和不锈钢被马氏体区分隔开来;将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混合区和过渡区定义为Ⅲ型界面。通过对界面处进行EDS分析,结果表明在I型界面,Cr和Ni含量会发生突变,但在Ⅱ型界面和Ⅲ型界面,成分变化较为缓慢,变化宽度分别为70μm和40μm。对界面区域进行显微硬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硬度突变宽度与成分变化宽度趋势一致,从大到小依次为Ⅱ型界面Ⅲ型界面Ⅰ型界面。  相似文献   
68.
设计新型稀土镁合金EW75M(Mg-5.0Y-7.0Gd-1.3Nd-0.5Zr)的多因素正交切削实验,获得切削速度vc、每齿进给fz及切削深度ap三因素影响下的切削力参数,通过数据处理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切削力的数学模型,检验回归关系和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正交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研究表明:ap和fz与切削力呈正相关关系,影响高度显著,vc对切削力的影响先正后负,在vc=400m/min附近出现"临界速度";在实际加工中可以通过提高主轴转速减小切深控制切削力。  相似文献   
69.
为明晰航天高强不锈钢激光熔化沉积成形过程基础科学问题,推动其在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的应用进程,针对航天高强不锈钢LMD成形过程中常见表面焊瘤、气孔、熔合不良等缺陷的形貌特征及产生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控制措施:通过优化边框扫描速度促进熔覆道的流动变形,极大减少了成形件侧表面及倾斜面的焊瘤缺陷; 使用PREP方...  相似文献   
70.
分别在空气、循环水和干冰酒精混合溶液中对AZ31镁合金板进行搅拌摩擦加工,研究了冷却介质对AZ31镁合金搅拌摩擦加工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摩擦加工过程中峰值温度和150℃以上持续时间按照空气、循环水、干冰酒精混合溶液顺序依次递减。冷却介质对晶粒长大抑制效果明显,空气、循环水、干冰酒精混合溶液中搅拌区晶粒大小分别为3.9,3.0,1.8μm,和峰值温度变化趋势一致。由于晶界滑移的主导作用,干冰酒精混合溶液中搅拌区的硬度和强度低于循环水中,延伸率最高。空气和循环水冷却介质中,拉伸断口均表现为准解理断裂,但循环水中解理断裂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空气中,在干冰酒精混合溶液中拉伸断口表现为微孔聚合型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