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83篇
航空   684篇
航天技术   155篇
综合类   81篇
航天   38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SAR卫星电源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5,(2):45-50
根据SAR卫星有效载荷的脉冲、大功率工作等典型特点及对电源母线稳定度的较高要求,设计了单母线、不调节电源系统方案,建立了电源系统的仿真模型。针对不同负载情况,分别对SAR卫星处于光照区和地影区时,其脉冲大功率电源系统在恒功率负载、负载突减和负载突加的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此电源系统稳定,能够满足SAR卫星有效载荷的供电要求。  相似文献   
302.
以航天员对接过程电视图像仿真为应用背景,研究了近地空间复杂光环境下电视摄像机曝光成像特性和人的视觉成像感知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GPU延迟着色模式下的空间图像浮点纹理着色、光饱和特效、调光和高动态映射显示的电视图像实时渲染方法。采用浮点纹理、高斯模糊等方法实现了逼真源成像和特效渲染;基于降采样的图像平均亮度统计,采用光源亮度和像素亮度两种调节模式实现了实时调光仿真,应用色调映射实现了目标图像的视觉感知高动态渲染显示。经工程验证,仿真图像与实飞图像一致,可以满足航天员训练,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3.
304.
基于增量学习的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是高光谱图像分析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从经典有效的约束能量最小化算法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学习的高光谱目标检测方法。当获得新的样本时,不需要重新计算所有样本的自相关矩阵即可对检测器模型进行更新,减轻了星上有限计算资源的负担。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目标检测算法在压制背景光谱的同时可以更好地适应目标光谱,提高了算法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305.
文章以卫星砷化镓太阳电池阵在X波段雷达波下的隐身性为研究背景,针对电池阵高透光率与其对电磁波高吸收率的兼容要求,选择碳纳米管薄膜材料建立人工亚波长吸波结构,通过调整其亚波长结构参数及碳纳米管薄膜材料的费米能级等参数,拓展吸波带宽。同时研究发现,在砷化镓太阳电池表面构建双层十字微结构,相比单层结构,材料的吸收带宽更宽,吸波体在8.2~10.3 GHz频率范围内反射率小于-10 dB,相对带宽达到23%。  相似文献   
306.
307.
利用GPS载波相位测量值确定高动态飞行器的姿态,由于受处理速度限制,一般难以实百完成,为此本文提出了利用空间几何约束原理来实现高动态飞行器的姿态快速测定,并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308.
第11届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CIMES)期间,DMG将为观众呈现10余款代表最新加工技术的机床,包括四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五轴万能加工中心、铣车复合加工中心、高效钻铣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以及全新设计的ECOLINE万能车床、万能铣床和立式铣削加工中心(展位号:W1馆,B001)。  相似文献   
309.
卫星平台机热一体化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6,(2):25-31
针对卫星平台结构和热控分系统的设计需求,挖掘二者设计的结合点与耦合性,基于大系统多学科优化设计思想,突破现有"学科孤岛"式设计模式,探讨卫星平台的机热一体化设计。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集传热与承载于一体的多功能结构技术,以及高导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表明这些技术措施能够充分发挥结构与热控协同设计、融合效应最大化的优势,是实现卫星平台机热一体化设计的可行技术途径,其应用可显著提高卫星平台的承载与散热能力,有效降低卫星平台设计费效比,提升卫星平台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310.
针对新一代分布式IVMS及高可靠航电系统对通信网络的确定性通信要求,分析了符合ARINC653标准的分区间通信原理,研究TTE端系统缓冲方案,设计了分区间TTE通信映射配置,实现了分区间TTE通信驱动,建立了分区间TTE通信测试平台,通过实际测试表明,基于TTE网络的分布式系统分区通信方案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