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83篇
航空   682篇
航天技术   155篇
综合类   81篇
航天   37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261.
262.
不同边界层厚度下高马赫数进气道自起动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欢  谢文忠  梁钢  金毅  靖建朋 《推进技术》2019,40(12):2684-2693
为了探寻入口边界层厚度变化对高马赫数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对简化的二元高马赫数进气道的加速自起动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了边界层厚度对自起动过程中流场波系结构变化和自起动性能的影响机制,获得了不同边界层厚度下的进气道自起动性能及主分离包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边界层相对厚度从0.05增加至0.3,进气道的自起动马赫数一开始保持不变,然后快速增大;相同主流条件下,不起动流场跨越主分离包无量纲压升和主分离包高度随边界层相对厚度的增大均变小;边界层动量损失厚度和跨越主分离包无量纲压升对进气道起动性能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263.
中空长航时无人机存在高效巡航、短距起降以及抗变形等多性能要求,本文在原始飞机单段翼型的基础上,开展多约束条件下两段翼型设计方法研究和翼型设计。采用控制点加分段可控二次曲线方法构建两段翼型外形,并对生成外形的控制参数、缝道参数和转轴位置进行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直接切割法,本文采用的方法控制点和控制参数更多,对原始翼型适应性更好,生成的翼型压力分布更加合理;与原始翼型相比,新设计的两段翼型在续航因子、起飞升力和起飞升阻比方面得到大幅提升;同时襟翼大角度偏转还能起到阻力板作用,达到对巡航和起降多设计点综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64.
介绍高值电阻器检定装置的组成、用途及技术指标,从理论上分析带有防泄漏屏蔽线路的单电桥的原理,较全面地论述装置的误差来源和不确定度的计算,并对装置的结构设计和特点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65.
266.
介绍了碳/酚醛、高硅氧/酚醛带缠复合材料的复合结构成型工艺,以及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上的应用。采用复合结构能达到简化喷管设计、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267.
陈莹 《推进技术》1988,9(5):72-74
在计算固体发动机(包括无喷管发动机)的理论性能时,通常假设气流为一元流.然而,已经发现,即使对于小L/D的发动机和/或高风量,典型的圆柱孔形发动机(特别是无喷管发动机)中的气流是强的二元流.因为质量沿着通道从药柱喷入零或很低的流速区,而不是直接喷入下游的高速横流中(此处作一元流假设).这可能产生一个相当小的不可逆流的状态,并带有实际二元流的有效能(热能转换为动能时的潜能)有总的增加.Glick在他的第  相似文献   
268.
在载人飞船主动段和返回过程中,航天员将承受很大的超重作用。为了减轻这种动力学因素的影响,让航天员在座舱内取仰卧位,承受胸-背方向的超重。本文概述了胸-背向超重作用下人体生理机能状态和工作能力的变化特点,并结合人体的反应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体位的选择,赋形座椅的设计,呼吸动作的调整以及航天员的选训。指出根本的防护在于工程技术上的进步。  相似文献   
269.
270.
膨胀剂和纤维及其复合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快冻法研究了铝酸盐膨胀剂(A lum inate expans ive agen t,AEA)、钢纤维和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H ighe lastic ity m odu le po lyethy lene fiber,HEM PF)及其复合对双掺硅灰与粉煤灰的高性能混凝土(H igh perform anceconcrete,HPC)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度等级C 80的非引气HPC具有较好的抗冻性,但是其抗冻性对养护环境的相对湿度(re lative hum id ity,RH)具有敏感性。AEA和HEM PF对HPC的抗冻性存在负效应,钢纤维则对HPC的抗冻性存在正效应。在改善HPC抗冻性及其对养护环境湿度的敏感性方面,AEA和钢纤维复合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AEA和HEM PF复合。AEA和钢纤维的综合效应可以保证HPC的抗冻融循环次数不低于750次,在30%RH环境养护时的抗冻融循环次数能够达到标准养护时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