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19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实验述志     
《航天员》2008,(3):20-21
3大主项12小项626类检测关键词:实验目的,实验项目在太空中长期飞行会导致人体的心血管功能障碍,会产生骨丢失、肌肉萎缩等身体反应。"地-星"一号实验要求获得太空失重对人体心血管的影响数据。另外,曾有研究表明阻抗振动对抵抗太空失重效应也非常有效,因此阻抗振动训练对空间骨  相似文献   
42.
文章以桂林市天和制药厂开发新产品——天和骨通的成功经验为例,结合理论,对其开发背景、开发前市场调研、市场定位、产品定位、价格定位、拓宽销售渠道及促销活动的开展等一系列新产品开发营销战略的实际操作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气象雷达的系统原理和组成,对于在航线维护中常遇到的"水"以及显示器超温对雷达图像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44.
在国际空间站生活的航天员们虽然所处空间有限,但是也会有丢失物品的可能,而限于环境的特殊性,丢失的东西虽然跑不远,却很难找回来。有过4次航天飞机飞行经历的航天员汤姆·琼斯说:所有的失物都在航天器的地板下面四处逃窜着。  相似文献   
45.
超声疲劳试样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薛红前  陶华  C.BATHIAS 《航空学报》2004,25(4):425-428
介绍了超声疲劳试样的设计计算方法,给出了谐振状态下不同形式、尺寸试样中沿其谐振长度方向的位移、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狗骨形试样中,中间等截面段尺寸对试样中应力的大小、分布影响很大。分析狗骨形试样应力放大系数表明,应力放大系数随着试样中间等截面段直径的减少会有显著增加,随着试样中间段长度的增加,应力放大系数也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46.
风扇叶片丢失激励下转子-支承系统结构安全性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叶片丢失载荷激励下的转子-支承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套结构安全性设计策略,即通过支承方案与载荷分配、变刚度支承结构和支承结构变形控制,结合转子结构动力学特性设计,实现转子结构安全性设计.研究表明:风扇后支点采用变刚度支承结构设计,能够在转子减速停车过程中减小风扇局部振动临界转速与相应振幅.通过设计滚珠轴承支承锥壳锥角,能够使支承具有较高的轴向承载能力并减小转轴变形对滚珠轴承的影响.轴承座底部与转轴间采用鼓形配合面连接设计,能够在大弯矩作用下通过配合面相互滑移避免支承随转轴变形,保证轴承安全.研究结果可为恶劣载荷作用下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结构安全性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高温环境下二维正交编织C/SiC复合材料壁板的固有振动特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模态跃迁和丢失现象。首先建立了二维正交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非均匀有限元模型,基于细观模型采用体积平均法计算得到了均匀化后材料的模量、热膨胀系数和热传导系数等宏观性能参数。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均匀温度和线性非均匀温度载荷下,四边简支复合材料板在屈曲前后固有频率及模态振型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均匀温度场下,如果仅考虑热载荷对材料模量的影响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各阶固有频率逐渐降低,但降低的幅度不大;仅考虑热应力对结构刚度影响时,在临界屈曲温度后固有频率反而上升,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出现了频率交错,其对应振型发生了跃迁现象;当同时考虑热物性和热应力影响时,各阶频率值变化趋势与仅考虑热应力时类似,只是对应温度点的频率值有所下降。而在线性非均匀温度场下,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的模态振型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某些模态振型还会出现丢失,并且这种丢失是从低阶到高阶依次发生的。  相似文献   
48.
多包传输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为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础,对网络控制系统建立合适的模型,意义尤显重要。本文对广义被控对象进行了分析,考虑了延时、系统噪声和数据包丢失的情况下,用一种统一的形式,建立了多包传输网络控制系统的模型。在系统中,传感器采用时间驱动方式,控制器和执行器采用事件驱动方式。这些模型的建立有利于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网络控制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49.
进行长期太空飞行有骨质软化的危险。本文作者对这些问题和一些有用的监控技术及可能采取的对抗措施进行了综述。在没有现成的完整答案的情况下,作者提出选马拉松跑步看作为火星航天员的方案。NSAS最近发行的小册子-《人类对火星的探索》简要介绍了当前计划的情况。根据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唐纳·谢里介绍,火星之旅仅在火星上插上旗子并留下足迹的想法已被否定,取而代之的是3军往返飞行计划,航天员花3个月时间进行火星表面各  相似文献   
50.
目的获得距骨内微小动脉三维结构模型,对临床上不同分型的距骨骨折的预后做出更精确的解释和预测。方法对 12 例新鲜尸体下肢行股动脉插管并灌注铅造影剂。距骨取材,进行 microCT 扫描并且重建高精度模型,图像最终分辨率为 52.30 μm。最终获得距骨周围与距骨内血管在各个切面的图像,观察距骨表面动脉与骨内分支的走行和分布,并计数动脉的骨内分支数。结果距骨骨外血管集中分布于表面的韧带和关节囊内。距骨表面主要有 4 大血管分布区域,分别为跗骨管-跗骨窦区、距骨颈上表面、距骨体内侧面和后结节区。距骨颈周围血管环由跗骨管-跗骨窦区和距骨颈上表面的骨外血管连接而成(骨内分支数分别为 5.1±1.3 和 5.6±1.9),是距骨的主要血供来源,分支分布于距骨头、距骨颈和大部分距骨体,并有丰富的吻合。此外,距骨体还接受距骨体内侧面(骨内分支 3.2±1.4)和后结节区(骨内分支 0.7±0.5)的骨内分支的血供。结论血管环是距骨的主要血供来源,骨内分支有丰富吻合。 距骨颈骨折的坏死风险取决于该分型对血管环骨内分支和吻合的破坏程度。 距骨体矢状面骨折和粉碎骨折对血管环的骨内分支的破坏较大,缺血坏死风险相对高。距骨头血供丰富,骨折时缺血坏死的可能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