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397篇 |
免费 | 1560篇 |
国内免费 | 137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7635篇 |
航天技术 | 2765篇 |
综合类 | 1885篇 |
航天 | 50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4篇 |
2023年 | 396篇 |
2022年 | 480篇 |
2021年 | 602篇 |
2020年 | 548篇 |
2019年 | 495篇 |
2018年 | 254篇 |
2017年 | 384篇 |
2016年 | 525篇 |
2015年 | 514篇 |
2014年 | 905篇 |
2013年 | 980篇 |
2012年 | 1560篇 |
2011年 | 1446篇 |
2010年 | 1104篇 |
2009年 | 1357篇 |
2008年 | 1728篇 |
2007年 | 1465篇 |
2006年 | 1164篇 |
2005年 | 1233篇 |
2004年 | 1147篇 |
2003年 | 1147篇 |
2002年 | 895篇 |
2001年 | 975篇 |
2000年 | 783篇 |
1999年 | 524篇 |
1998年 | 511篇 |
1997年 | 556篇 |
1996年 | 488篇 |
1995年 | 507篇 |
1994年 | 493篇 |
1993年 | 404篇 |
1992年 | 397篇 |
1991年 | 318篇 |
1990年 | 357篇 |
1989年 | 384篇 |
1988年 | 59篇 |
1987年 | 66篇 |
1986年 | 47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331.
三维设计推动飞机数字化研制技术的全面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全球著名飞机公司的发展,全三维数字化技术在近几年各类飞机的研制中得到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已成为企业发展、流程优化、技术进步、核心能力提升的核心引擎。全三维设计技术推动了飞机数字化研制技术的全面应用。 相似文献
332.
333.
334.
基于RBF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H∞自适应控制方法。控制器由等效控制器和H∞控制器两部分组成。用RBF神经网络逼近非线性函数,并把逼近误差引入到网络权值的自适应律中用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H^∞控制器用于减弱外部及神经网络的逼近误差对跟踪的影响。所设计的控制器不仅保证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而且使外部干扰及神经网络的逼近误差对跟踪的影响减小到给定的性能指标。最后给出的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35.
研究不确定T-S模糊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并基于模糊广义系统表达式,给出了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的问题。与以往结果相比,减少了求解过程的计算量。同时,为了得到更为松弛的线性矩阵不等式条件,提出一种新的模糊控制器设计及模糊Lyapunov函数。算例说明所提方法有效和可行。 相似文献
336.
阐述航天器交会对接最终逼近段相对状态测定与控制算法。测定算法适用于计算机视觉系统,根据标志点构型几何特征,建立非线性测距方程组并构造加权目标函数。对非共面标志点构型(如3点T型与5点锥型)和共面标志点构型(如正方形、矩形、菱形),目标函数均含标志点间距比率关系项;对共面构型,目标函数还包含共面条件项。按最小二乘法,采用Gauaa-Newton数值迭代法求解测距最佳值;对共面标志点四边形构型,利用对角线交点的虚影像坐标确定测距求解迭代初值。获得测距后即可应用四元数估算法确定相对姿态与相对位置。对相对姿态控制算法,给出相对姿态运动学与动力学方程,讨论相平面法与四元数反馈法的控制设计方法。相平面控制法应用常值推力,针对小姿态角机动的特点,将相对姿态通道解耦为三个独立的二阶子系统,设计相平面推力方向切换函数;四元数反馈法应用本征轴旋转的线性二阶系统瞬态响应特性,选择相对四元数与相对角速率反馈增益系数,确定控制力矩。对相对位置控制算法,将实际位移对标称位移之差作为控制变量,阐述所需速度增量最小的双冲量机动。大量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相对状态测定与控制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37.
对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EDS)的仿真过程建立了包含中断事件集和驱动事件集的广义半马尔可夫过程(GSMP)模型,对参数的无穷小扰动所引起的系统状态转移时刻进行了扰动分析,最后,讨论了扰动分析所需要的可变换条件和样本性能函数的关系,并提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8.
339.
本文简单介绍了水机的概念、发展状况及俄罗斯水机的研制简史,重点介绍了别-200多用途水陆两栖飞机和俄罗斯水机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340.
先进电传飞行控制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民用直升机的操纵性与稳定性,但这种新颖设计给安全性的评估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的适航条款可能无法完全覆盖电传飞控直升机的设计特征,需要制定相应的专用条件来判断直升机设计是否满足适航要求。本文围绕直升机电传飞控系统结构交联、操纵权限感知、飞行机组告警、飞行包线保护、指令信号完整性五种专用条件,指出专用条件关注的技术内容;说明条款制定的背景和意义,给出现有的符合性方法及验证技术,并提出直升机电传飞控在型号论证和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研究可为民用直升机的适航设计与审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