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9篇
航空   444篇
航天技术   49篇
综合类   55篇
航天   15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基于适航条款FAR25.795和咨询通告AC25.795-6,结合灾难性故障状态对飞机和乘客的影响程度,确定最小风险炸弹位置(LRBL)结构的设计要求是结构实现单向爆破功能的概率大于1-10-9,提出了一种高可靠单向爆破的LRBL结构的设计技术。首先根据LRBL结构将爆炸产生的能量沿指定方向释放到客舱外部的防爆原理,设计LRBL结构方案是由端盖、罐体以及剪切销三部分组成的圆筒结构,然后利用LS-DYNA软件对内爆作用下LRBL结构的塑性应变进行研究,分别讨论了不同炸药位置和结构尺寸对LRBL结构各危险部位塑性应变的影响,最后开展了LRBL结构实现单方向爆破功能的可靠性分析,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获取输入样本,通过爆炸仿真获得输出样本,采用K-S检验分析其概率分布特征,并基于故障树模型计算可靠度。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结构厚度为20 mm、剪切销直径为14 mm的LRBL结构设计方案,其实现单方向爆破功能的概率为1-4.07×10-10,能够满足LRBL结构的设计要求,可为国产飞机LRBL结构的适航验证和适航审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02.
从高超声速飞行器自主精细控制需求出发,研究了器件失效退化、烧蚀变质心、燃料快速消耗等多源干扰与不确定性表征以及飞行器深耦合系统建模方法,提出了干扰在线预示、风险在线预警和强抗扰控制策略,并梳理了若干值得深入探索的前沿科学问题。强抗扰控制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干扰在线预示、风险在线预警和柔性重构,赋予高超声速飞行器极端环境下强自主、强适应、强生存等智能行为能力。仿真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自抗扰控制方法相比,强抗扰控制方法可显著提升飞行器极端环境下的自主性、适应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03.
704.
针对军机总装阶段质量风险识别与产品制造过程脱节、风险管控重点不明确等问题,结合总装以装配大纲为基础制造单元的特点,通过对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PFMEA)评价体系的局限性进行优化,提出一种装配大纲质量风险等级评价模型,定义了风险等级系数RLC的计算方法,并给出风险评价要素的评价方法。应用结果表明,通过该模型识别的装配大纲质量风险等级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基于模型风险等级评价结果的质量管控使平均单机不合格数下降73.12%。所提模型的装配大纲质量风险等级评价是正确并有效的,可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05.
本文基于等级全息建模的思想,建立HHM风险识别框架,构建一套单发飞机特殊机动重点科目训练风险体系。对单发飞机特殊机动中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提升特殊科目飞行训练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及全面性,为后续风险评估提供依据,并且用于飞行训练安全风险前移和提前介入,保证飞行训练安全。  相似文献   
706.
有源发射/接收组件可靠性的重要技术之一就是组装焊接,由于有源发射/接收组件具有高频率、高功率的特点,对组装焊接技术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对于一体化组装焊接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对有源发射/接收组件一体化组装焊接过程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常见焊接过程及风险提出了重要建议.其次,通过一体化焊接实验,实现器件、基板、管壳一次性焊接,基板、芯片、管壳之间焊接的空洞率大小会影响焊接可靠性及频率传输.因此,基板、芯片、管壳之间焊接的空洞率必须小而少,为减少空洞率提出了真空焊接要求以及解决措施,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对有源发射/接收组件一体化组装工艺技术及注意事项作了相应的归纳和总结.最后,通过实际产品组装的最终状态以及各种实验结果,证明该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