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0篇
  免费   640篇
  国内免费   267篇
航空   2024篇
航天技术   309篇
综合类   866篇
航天   54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基于气动物理研究的需要,针对高焓风洞的来流特点,采用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聚丙烯烧蚀对尾迹电子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可以有效模拟实验状态,电子密度的模拟精度有很大提高,误差在一个量级内;聚丙烯烧蚀可以降低尾迹的电子密度,但幅度不大,在2倍左右,其与选择模型材料的催化特性降低幅度相当;对电弧风洞的成功改进和非稀薄流静电探针诊断技术的应用,是尾迹电子密度测试的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212.
《中国航天》2009,(1):44-44
伊朗国家电视台去年11月26日报道说,继2月份“探索者”1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后,该国又将“探索者”2火箭送入太空。报道称,“探索者”2在完成其功能后,于40分钟后利用特殊的降落伞降落。本次发射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有关大气层的空间实验、试验回收系统和保证参与研究项目的科学家之间的协调工作。报道说,这次成功增强了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因为火箭安全可靠地返回了地面,而这对伊朗来说还是第一次。“探索者”2为两级固体火箭,由运载、太空实验装置和返回系统三部分构成.能携带小型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21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探讨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介绍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中引入基于分立元件JFET的两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改革的探索,最后总结实验收获和体会.  相似文献   
214.
本论文阐述了在编写适用于开放式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实验教材时的经验体会.围绕着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特点,制定了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和要把握的原则,并在编写过程中加以体现,使该教材能在指导运行于开放模式的实验教学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15.
王跃 《航天员》2010,(6):40-43
2010年9月28日 越来越觉得,有一种很空洞的感觉。每天其实都有事情做的,但时不时地还是会觉得内心深处空空的。总会下意识地往控制室走,因为那里的电脑可以接受到来自舱外的邮件。不管是来自家人、朋友,还是来自工作人员,这些邮件都是我们每个人所期待的,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鲜活感的东西。  相似文献   
216.
《航天员》2010,(6):9-9
11月17日,据澳大利亚每日航天网站报道,德国空间机械臂第一阶段试验即将完成。11月15日晚上,俄罗斯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把由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开发的罗克韦斯机械臂从俄罗斯服务舱的实验平台上转移到了国际空间站内部。  相似文献   
217.
218.
通过设计并运用一种直流电子束轨迹简易测量方法,开展了永磁约束电子束轨迹实验研究,得到了永磁铁环对60~80 ke V电子束约束作用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方便有效,结果较为准确;永磁铁对电子束聚焦作用明显,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对永磁铁约束电子束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19.
本文介绍了低温推进剂的性能优势与空间管理挑战,梳理了低温流体空间管理(CFM)技术特征及其研究现状,建议按照重力依赖型与重力无关型分类开展技术成熟度提升研究。调研了美国逾半个世纪的CFM技术搭载实验研究历程,分析了各类平台的工作特性与性能优势。基于我国航天发展现状与未来需求,探析了我国开展CFM技术攻关、飞行搭载实验的可行方案。建议在我国载人空间站规划舱内低温技术实验柜与舱外暴露平台实验模块,加速我国CFM技术向工程应用的转化。  相似文献   
220.
高精度电磁标定力源是微推力测量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为了获得性能优良的电磁标定力,本文综合采用数值模拟及实验测量两种方法分析研究了线圈和永磁铁相对位置变化时,磁铁几何尺寸对电磁力输出特性的影响:对于直径较大、厚度较小的永磁铁而言,其电磁力随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存在极值,且极值点附近的电磁力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根据电磁力变化趋势特性,提出了线圈和永磁铁相对基准中心(极值点)位置的高精度设置方案,且基准中心位置附近的电磁力变异系数可达0.00252,为高性能电磁力的获得提供了基础。最后,确定了大直径永磁铁+线圈组合型电磁力产生装置,并基于拟合方法建立了一定包络区间内的高精度电磁力控制关系式,其拟合曲线的估计标准误差约为0.0137,为微推力测量台架的标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