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1篇 |
免费 | 386篇 |
国内免费 | 13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712篇 |
航天技术 | 62篇 |
综合类 | 78篇 |
航天 | 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80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84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79篇 |
2015年 | 84篇 |
2014年 | 93篇 |
2013年 | 83篇 |
2012年 | 75篇 |
2011年 | 77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3,(3):38-42
针对发动机转子的多种故障模式,提出了基于排列组合熵的SVM故障诊断方法。利用转子实验台,模拟了转子正常、转子不平衡、转子不对中、动静碰磨和基座松动5种典型振动模式,并使用振动传感器采集多路振动数据。计算振动数据的排列组合熵并将其作为故障特征向量,对特征向量样本集进行多级SVM分类诊断,并运用小波包能量特征提取方法提取信号特征。实例计算与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方法的正确率要高于基于小波包能量提取特征的SVM分类诊断方法,在提取转子振动信号的特征向量及在小样本下的故障分类诊断等方面,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2.
为适应未来航空电气化的发展需求,研究了30kW级航空电驱动涵道风扇设计方法。涵道风扇性能设计基于航空发动机压缩部件设计流程。以推进系统总体性能为设计目标,完成了转子、流道以及短舱的气动外形设计。对各组成部件建立性能分析模型,评估全工况范围特性。涵道风扇结构设计采用风扇-电机一体化设计思想,简化连接方式的同时减少零件数。采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分析方法,对涵道风扇各部件的应力、振动等特性进行评估分析。完成了30kW涵道风扇试制并开展地面和飞行试验研究。按照航空发动机整机试验方法,在整机试验台架完成涵道风扇地面性能试验。通过对比分析,试验结果与设计值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涵道风扇配装轻型通航飞机完成了飞行试验,全系统工作正常,进一步验证了实际使用环境下涵道风扇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73.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开展了不同气动布局参数下的涵道风扇非定常气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首先,结合滑移网格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涵道风扇流场求解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基于NASA涵道风扇试验模型开展了气动性能计算验证。随后,基于所建立的CFD方法开展了涵道风扇气动布局参数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揭示了悬停状态下桨尖间隙和桨盘/涵道轴向相对位置对涵道风扇流场与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较大的桨尖间隙对桨尖涡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涵道风扇的气动性能大幅降低,同时,桨尖涡强度的增加极大地改变了桨叶尖部的压强分布;当桨盘由基准位置向涵道出口方向移动时,涵道内的诱导速度分布发生改变,涵道唇口处气流速度降低,唇口的负压峰值下降,导致涵道拉力减小,当桨盘位置由基准位置向涵道入口移动时,桨尖涡的卷起对唇口处流动的影响加剧,导致涵道拉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基于叶尖定时的转子叶片振动非接触测试系统的基本原理。将叶尖定时技术成功应用在涡扇发动机压气机第6级转子叶片振动测试中,获取了全转速范围的叶片振动关键信息。测试结果表明,第6级转子叶片在转速10 557 r/min时发生共振,通过单自由度和周向傅里叶算法获取叶片振动信息,包括振动频率和幅值。利用叶片有限元模型建立叶尖位移与叶片关键点应力的位移-应力换算系数,实现叶片关键位置动应力重构。结合古德曼曲线完成极限应力转换,明确共振不是导致叶片出现裂纹的原因。通过压气机逼喘试验,确定所有叶片异步振动迅速增加,幅值增长倍数高达233.33倍。综合压气机前期试验情况,认定喘振试验次数过多和喘振时异步振动急剧增加导致动应力过大是叶片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5.
PW2000“降温型”发动机的发展与设计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普惠公司为波音757客机研制的PW2037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于1984年投入使用后,已被22家航空公司(包括上海航空公司)选用,目前已交付近900台,累积使用时间超过1200万小时。到1992年,它的可靠性指标(空中停车率、提前换发率)已趋稳定,即该发动机已进入成熟期(见图1)。目前它总的空中停车率为0.013次/1000小时,达到较先进的水平。1989年,普惠公司对PW2000系列发动机(PW2037是该系列的第一个型号)作过一些改进,例如:对高压第一级涡轮工作叶片进行了改进;高压涡轮叶片外封气环带采用了283陶瓷涂层;增加了高压第一级导… 相似文献
76.
77.
转静件碰摩模型及不对中转子局部碰摩的混沌特性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本文从经典碰撞理论出发,建立了一种应用广泛的碰摩模型,分析了两种特殊情况,并给出了适合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碰摩模型。建立了考虑静子本身刚度的不对中质量偏心转子碰摩的动力学方程,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分析表明,系统除了具有各种形式的周期运动、拟周期运动外,还具有丰富的混沌运动与分叉现象。 相似文献
78.
本文主要介绍了某型发动机风扇盘组合件盘间联接采用电子束焊时,各级盘的机械加工工艺,以及为电子束焊时应该创造的工艺条件;说明了电子束焊接时的工艺过程、技术要求、焊接前后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工艺技术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讨论了静电悬悬陀螺仪(ESG)精度的各种方法的可能性。业已表明,由于理想静电悬浮陀螺仪转子材料的刚度有限,在双重运转中,由内摩擦力产生的能量消耗导致转子规则运动的不稳定性。已经找到了定量的计算过渡过程的方法,该过程是在ESG的粘弹性转子绕其最大转动惯量轴达到稳态转动前产生的。过渡过程的时间常数是以球形铍转子一阶自振模态的对数减幅系数来表示的。 相似文献
80.
轴流风扇旋转失速时的流场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渐近型旋转失速在一轴流风扇上进行了一些测量工作,包括失速时的激光平均流场测量和热丝动态测量两大类。激光平均流场研究表明失速团主要活动在风扇转子前缘,而转子叶片通道中的流场则主要表现为叶尖间隙流的横向堵塞流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