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3篇
  免费   1446篇
  国内免费   1004篇
航空   6053篇
航天技术   1259篇
综合类   912篇
航天   1569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341篇
  2021年   425篇
  2020年   397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331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475篇
  2013年   403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482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介绍大气湍流光学长曝光像的两个模型——高斯模型(空间域模型)和统计平均光学传递函数模型(空间频率域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两模型之间的关系与差别,并应用两模型数值计算了扩展目标通过大气的长曝光成像结果。此外,还应用高斯模型给出了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后的远场光斑。  相似文献   
82.
制导火箭弹在陆军未来战争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制导控制系统设计是制导火箭弹研制的核心和难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制导火箭弹制导控制系统的精益设计方法,将设计过程分为数据处理环节、自动驾驶仪设计环节、制导律设计环节和六自由度仿真分析环节4个部分,并将标准化和基于模型的思想体现在精益化设计软件中,从而给出了一条可以又快又好地完成系统设计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3.
通过应变等效假设在本文提出的具有过应力特征的统一粘塑性本构模型[5]中引入了描述材料损伤的内变量。并且给出了一个基于组合功密度概念的新的损伤模型。同以往的唯象模型相比,该损伤模型具有较明确的细观物理意义,能反映应变率和应力状态对损伤演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对转叶轮机技术挑战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季路成 《推进技术》2007,28(1):40-44
为获得关于对转叶轮机共性问题的认识,在回顾对转叶轮机发展之后,采用速度三角形方法分析了“对转”造成的气流预旋范围和变工况运行方面的技术挑战。分析表明:除带来更严峻的噪音、振动及高周疲劳问题外,对转叶轮机还将面临气流预旋范围受限、变工况运行更加复杂两个挑战。使用对转叶轮机方案前提条件是对转导致的气流预旋范围能满足总体循环提出的要求;对转叶轮机设计时尽量选取低转速比、低流量系数;对大转速比、高流量系数对转叶轮机,应尽量使前排出口相对气流角β1<40°~50°,否则,对于对转风扇/压气机就只有改变下游叶片安装角;有时需要采用可调叶片以应对对转风扇/压气机变转速变工况问题。研究结果将直接用于判断对转叶轮机适用性及确定对转叶轮机基本设计参数选取原则和范围。  相似文献   
85.
国内民用航空制造业如今正在加速发展,而相应的备件工程与波音、空客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结合ARJ21飞机项目研究了民用飞机初始备件计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备件计划软件系统,完成了初始备件计划工作的计算机化。  相似文献   
86.
烧蚀端头锥模型激波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7.
对反潜直升机海上搜潜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建立了完整的系统各部件的模型。通过建立合适的海浪模型,采用维纳滤波法设计出实用的海浪滤波器。设计了缆位稳定模态和缆高保持模态控制律,通过数学仿真,对控制律的结构和参数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在试飞中通过了验证。  相似文献   
88.
微型直升机动力学建模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模型修改、结构分析、神经网络及系统辨识几个方面介绍了微型直升机动力学建模的研究现状,并对几种不同的建模方法进行了比较。然后,指出了系统辨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和比较,为微型直升机的不同建模目标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89.
借助静力试验实测值修正和确认全机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全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相比,确认这个模型的可靠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更困难也更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某型飞机全机有限元模型的修正与确认工作的经验。确认后的有限元模型数据冻结起来,将作为该型号飞机有限元分析基础的数据库文件。通过静力试验实测值和已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给出的计算值的比较,再运用以力学知识为基础的经验判断误差位置和误差性质,就能进一步修改完善有限元模型,使之能给出与静力试验实测值相一致的结果。这个模型被确认为是可靠的有限元模型,不是单纯的理论模型,而是经过检验的合格模型,它是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实际价值的模型。它用于型号改型、改进设计的各个方面,会令设计者和用户放心,而且无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90.
非线性气动模型结构确定是飞行器参数辨识中极其重要的问题。首先给出了非线性气动模型的数学描述,在此基础上,以导弹纵向及侧向运动方程为例,首次系统地分析了有控飞行器非线性气动模型结构确定中必然存在的共线性问题。频域分析过程清晰地表明在通常的试验情况下,m_z~α及m_z~(ω_z)是不可单独辨识的,从理论上解释了国内外一直不单独辨识它们的原因所在。指出原有的模型结构确定方法,如AIC准则,逐步回归等已不再适用于非线性气动模型结构的确定。同时对参数的可辨识性也作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