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航空   1060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124篇
航天   1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陈兵  徐旭  蔡国飙 《宇航学报》2006,27(6):1319-1323
在有限体积法框架下,采用空间推进算法SSPNS(Single-Sweep Parabolized Navier-Stokes Algorithm)求解抛物化NS方程(即PNS方程),在流向采用LU—SGS隐式积分,而横向无粘和粘性通量则分别采用AUSM系列格式和中心格式计算。用该方法对1个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和2个三维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的流场波系结构、壁面压力及传热系数分布与文献中相关数值解和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表明SSPNS法能够准确地模拟超燃冲发动机进气道内的高超声速流动。对比研究表明,SSPNS法与求解FNS(Full Navier\lStokes Equations)方程的传统时间迭代法相比,二者计算精度相当,而SSPNS计算速度快1~2个量级,存储量至少低1个量级。本文的研究为CFD在超燃冲压发动机部件及一体化优化设计中的集成,以及大型高超声速工程流动的高效计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22.
气动变形对独立模块薄壳进气道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靖建朋  郭荣伟 《宇航学报》2011,32(1):210-218
对一种独立模块薄壳进气道开展了气动变形对其性能影响的数值计算研究,获得了不同反压、不同工作高度、不同来流马赫数及不同壁厚下进气道型面的变形结果及变形前/后进气道的流场分布图谱,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变形前/后相应状态下进气道流场及其性能参数的变化情况,得到了该类进气道气动变形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类进气道在弹性研究范围内若不考虑强度问题则其内通道可不安装支撑,以避免支撑对进气道性能的不利影响及整体结构重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23.
基于类咽式进气道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高空巡航飞行时净推力和升力不足的难题,探索了一种基于类咽式进气道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设计方法。该方法耦合了具有高升阻比特性的乘波机体和气流压缩性能优异的三维内收缩进气道,获得了一种气动性能较优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构型。在设计过程中,对一种咽式进气道的几何外形和激波系结构进行了适当改变,得到了能与楔形乘波前体进行一体化设计的类咽式进气道构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进气道参数进行了优化;以所得到的进气道和乘波体为基础对飞行器整体构型进行了飞行器内外流一体化设计。无黏计算所得流场与理论设计吻合良好,有黏计算结果表明该飞行器在马赫数7时最大升阻比达到3.4,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924.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侧风条件下短舱进气道地面涡的形成及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侧风风速的大小,分析了侧风风速大小对地面涡形成的影响及其对进气道出口截面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侧风条件下,短舱进气道易形成地面涡,且伴随有尾涡的出现;随着风速大小的增加,地面涡的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地面涡的位置、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所形成的地...  相似文献   
925.
本文研究了物流管理课程建设问题,认为物流管理课程应该与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和当代大学生特点相符合.文中对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认为建设《物流管理》课程,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提高与物流行业匹配度、把握当代大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课堂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这些做法能够使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效果得以切实提升.  相似文献   
926.
为验证边界层转捩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影响,采用改进的k-ω-γ转捩模式对类X-51A高超声速飞行器进行了全机边界层转捩预测.不仅系统分析了飞行攻角和雷诺数对边界层转捩的影响规律,同时研究了边界层转捩对飞行器气动力和进气道性能的影响.发现边界层转捩对飞行器升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影响较小,对阻力系数影响较大.针对本文...  相似文献   
927.
为确定某涡桨飞机巡航构型下积冰后的风险管控对策,从翼面流场特点入手,分析了有关风险,提出了具体对策。结果表明:受螺旋桨滑流及翼型的影响,该机两侧机翼积冰与气流分离不对称,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特点,进而导致右翼升力减小及右副翼效率下降,飞机持续右滚、下俯,高度急剧下降;而有关资料未考虑此特点,对积冰后的现象及处置描述不够完善,容易引起飞行员错误处置,风险很高。对策包括:高度重视在积冰区飞行时的风险管控;必须在积冰区飞行时,根据飞行高度、重量,按照相关原则选择速度,正确使用调整片,必要时做适当的机动;一旦飞机异常右滚,驾驶杆意外右偏,应先减小攻角、改平坡度,再拉杆退出俯冲;力戒本能地在大攻角下压杆,带着坡度拉杆等错误动作;避免大的侧滑角和平尾负攻角。应通过进一步研究、论证,完善技术资料中有关表述。  相似文献   
928.
一种双S形进气道流场特性及控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首先利用高速风洞对一种与机身保形的双S进气道原始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气道出口截面总压周向畸变指数较大.继而,在低速风洞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了一种基于涡流发生器的流场控制方案,并在高速风洞中开展了对该进气道高速风洞流场控制试验研究,分别获得了流量特性、速度特性、攻角特性和侧滑角特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原型方案的高速风洞试验结果说明双S弯进气道第二S弯上壁面产生了气流分离,在横截面二次流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该方案出口截面的上方存在一较大的低压区,当Ma0=0.8,α=0°,β=0°时匹配点处总压恢复系数σ为0.958,周向总压畸变指数Δσ0达到11.7%,超过了一般航空发动机的忍受范围.(2)与原型方案的风洞试验结果相比,涡流发生器控制技术能够有效抑制双S弯进气道第二S弯上壁面的气流分离,大幅度降低了该进气道的流场畸变.设计状态下(Ma0=0.8,α=0°,β=0°)总压恢复系数σ为0.953,周向总压畸变指数Δσ0仅有2.3%,综合畸变指数W为4.1%,满足了发动机的使用条件.(3)研究范围内,较低的飞行马赫数使得流场控制方案出口截面的总压恢复系数略有升高,但对周向畸变指数有着不利影响.此外,随着攻角从-4°增加到8°,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和周向畸变指数均逐渐降低.而当侧滑角从0°变化到6°时总压恢复系数几乎不变,但大侧滑角给周向畸变指数带来的不利影响较为显著.(4)在飞行马赫数Ma0=0.6~0.85,攻角α=-4°~8°,β=0°~6°的范围内,匹配点处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在0.936~0.961之间,周向畸变指数在1.4%~5.4%之间,综合畸变指数在3.8%~7.0%之间,表明采用流场控制后的进气道方案已达到实用水平.  相似文献   
929.
分析了刷式密封吹下效应理论模型,建立基于arbitrary Lagrange-Euler(ALE)流固耦合方法的刷式密封吹下效应三维瞬态数值模型,在验证数值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刷丝轴向、径向和截面变形特性,量化分析了刷丝径向吹下量,揭示了刷式密封吹下效应诱发机理.研究表明:刷式密封吹下效应会减小刷丝径向间隙,...  相似文献   
930.
徐可 《飞行力学》1992,10(1):6-12
本文根据飞机设计的需要和下击暴流的物理特征,建立了一种简化的下击暴流工程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飞机对下击暴流响应的计算,分析比较了下击暴流中风速和风速梯度对飞机响应影响的大小。所得结论具有一般意义,可供飞机风切变响应计算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