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86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33篇
航天   3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航天电子对抗》2010,(2):48-48
据报道,2月12日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机载激光武器成功击中了一枚类似弹道导弹的靶弹,这次试验是机载激光武器首次击落由液态燃料驱动的弹道导弹,标志着这项历时16年耗资60亿美元的项目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载机在发射导弹前,大部分都存在一个动基座对准过程,动基座对准的精度大小直接关系到导弹在发射后能否按照载机指示截获跟踪目标.导弹在载机上的挂装精度是影响动基座对准精度的因素之一.该文介绍了一种空空导弹挂装精度的校靶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 近年来国外战术导弹的发动机装置绝大多数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或是其他形式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用得很少。据统计世界上现有服役的战术导弹230多种中,使用液体发动机装置的仅有15种左右;占总数6.5%。其中苏联有六种、以SA-2地空导弹、SS-N-2冥河舰—舰导弹为代表。美国有七种,以小斗犬族空舰、空地导弹、AQM-37A靶弹,长予地—地战术导弹为代表。以及瑞典的RB-05A空舰、空地导弹和英国的兰剑战略空地导弹。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无支撑干扰、洞壁影响很小的带加压抽空系统的弹道靶设备,进行了雷诺数在10~5相似文献   
15.
16.
靶场反导试验中,反导武器系统面临弹道靶弹突防过程中施放的各种有源干扰,为了给反导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估提供数据支撑,需要对伴随有源干扰信号进行监测.通过研究弹道靶弹突防中伴随有源干扰机的工作过程与特点,提出伴随有源干扰信号监测系统应具备的特点与使用要求,分析伴随有源干扰信号监测系统与常规监测系统的差异,设计了伴随有源干...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断口宏微观分析和金相组织分析等方法,对一起飞行不安全事件中发生中心毂断裂的主轮轮毂进行了失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轮毂中心毂断裂是由起源于中心毂轴承杯安装面封严台阶附近腐蚀坑的腐蚀疲劳裂纹沿中心毂轴向和径向扩展引起的。腐蚀坑是制造商用强力安装轴承杯钢套组件造成中心毂轴承杯安装面外侧区域表面阳极化层缺失导致。现有超声无损检测工装难以检测出这种早期腐蚀疲劳裂纹。可在机轮小修时目视检查中心毂轴承封严台阶端面,如发现台阶端面局部区域外漆层脱落露出基底层,应对中心毂轴承杯安装面邻近封严台阶区域进行腐蚀检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某型装备脱靶、早炸、发动机未点火等故障机理进行研究、分析,总结装备故障规律,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微小空间碎片的超高速撞击对航天器性能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撞击损伤机制,在"天光一号"装置上开展了Kr F准分子激光照射约束层靶产生高速飞片的实验研究,利用成像速度干涉仪(Imaging-VISAR)对飞片自由面速度进行诊断。采用1.9 J准分子激光将10μm的Al飞片加速至12 km/s,且整个过程为准等熵加载。研究结果表明准等熵加载下激光能量转化为飞片动能的效率(达39.4%)比冲击加载要高得多,飞片速度也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0.
前级环形切割器对后端靶板影响的数值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了环形切割器爆炸后对后端靶板的毁伤及环形切割器壳体的破裂过程的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环形切割器爆炸后对后端靶板的毁伤中,起主璎作用的是环形切割器壳体的端部形成的破片和内侧形成的聚能侵彻体,而聚能侵彻体对靶板的破坏最为严重;琏于环形切割器的串联战斗部设计中,需考虑两级战斗部隔爆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