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85篇 |
免费 | 625篇 |
国内免费 | 44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354篇 |
航天技术 | 419篇 |
综合类 | 408篇 |
航天 | 6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116篇 |
2022年 | 141篇 |
2021年 | 159篇 |
2020年 | 133篇 |
2019年 | 133篇 |
2018年 | 113篇 |
2017年 | 139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133篇 |
2014年 | 164篇 |
2013年 | 143篇 |
2012年 | 148篇 |
2011年 | 186篇 |
2010年 | 155篇 |
2009年 | 162篇 |
2008年 | 150篇 |
2007年 | 133篇 |
2006年 | 107篇 |
2005年 | 121篇 |
2004年 | 91篇 |
2003年 | 87篇 |
2002年 | 79篇 |
2001年 | 99篇 |
2000年 | 67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82篇 |
1997年 | 75篇 |
1996年 | 77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非正侧视阵列机载雷达多空间角补偿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侧阵列机载雷达的杂波分布随距离变化而变化,各距离单元的杂波分布不再满足独立同分布条件,造成统计型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处理器性能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空间角补偿(MSAC)的非正侧视机载雷达杂波抑制方法,该方法先通过角度-多普勒补偿(ADC)预处理以消除在谱中心处的杂波非均匀,然后采用MSAC法在多个多普勒方向使参考单元和待检测单元的杂波谱保持一致,从而进一步消除在其余方位的杂波非均匀。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性能明显优于ADC法,且运算量增加不多。 相似文献
722.
提出了近壁湍流对称单个相干结构的理论模型,采用紧致有限差分和Fourier谱展开相结合的数值方法研究它的演化问题,得到雷诺应力分布及高剪切层的形成过程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23.
轴对称结构RBCC发动机超燃模态试验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轴对称结构RBCC发动机超燃模态下的点火和燃烧性能,进行了地面直连试验。采用中心支板火箭与小支板组喷注相结合的方式作为点火和火焰稳定方式,并对燃料喷注方案进行了研究。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这种点火方式能实现轴对称结构RBCC发动机的可靠点火和稳定燃烧。二次燃料采取多级喷注的方式能充分利用流道中的氧气,实现较充分的燃烧,但应控制燃料喷注比例。双支板组的加入,能促进燃料与中心空气流的充分掺混,提升燃烧效率,获得较优的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724.
在非合作无源探测系统中,弱目标回波不仅会受到强直达波、强多径的干扰,还会受到强目标的掩盖干扰,因此很难对其进行有效检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择复合假设检验的弱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将接收信号投影到多径干扰的正交补子空间内,以消除强直达波和强多径干扰,然后将目标检测看作一个多择复合假设检验问题,建立了与之相应的基本框架模型,利用最大后验估计方法对目标时延、多普勒频移及信号幅度等参数进行估计,构造检验统计量,设置相应的门限,根据假设检验结果,逐个消除强目标干扰从而达到检测弱目标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强直达波、强多径及强目标干扰,有效检测出弱目标,且虚警率低。 相似文献
725.
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优化设计了雷达散射截面约束条件下的锥形融合气动外形.拉格朗日乘子法中的极小化问题采用动态演化的优化设计方法求解.该方法是一种基于非定常演化的优化设计方法,即在求解非定常流动支配方程的时候同时履行优化过程,较其它基于定常解的优化方法具有高得多的计算效率.其中的雷达散射截面通过求解非结构的笛卡儿网格上的时域麦克斯韦方程来得到,而升阻比则通过求解锥形流方程来计算.通过优化设计,得到了M∞=8.0时,升阻比为4.98,雷达散射截面只有1.66m2的锥形融合气动外形. 相似文献
726.
727.
728.
729.
通过梳理吸气式高速飞行器一体化发展脉络,回顾和分析了技术验证、实用化和未来重复使用阶段飞行器一体化方案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进展。在技术验证阶段,设计者针对轴对称构型和升力体构型提出多种一体化方案及对应设计方法,有力支撑了高速飞行技术验证,丰富了一体化设计理论。在实用化阶段,高速飞行技术工程应用对一体化提出严苛的约束,一体化主要解决流量捕获、设备装载和升阻比之间的矛盾,逐渐形成腹部进气布局一体化方案。针对未来重复使用飞行器,更多样的动力模式、更复杂的气动外形对一体化设计提出更高要求,高效、宽范围的动力系统、高度一体化的翼身融合构型、更优的进气布局方案是吸气式高速飞行器一体化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