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22篇 |
免费 | 470篇 |
国内免费 | 44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080篇 |
航天技术 | 480篇 |
综合类 | 402篇 |
航天 | 6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114篇 |
2022年 | 136篇 |
2021年 | 155篇 |
2020年 | 136篇 |
2019年 | 132篇 |
2018年 | 107篇 |
2017年 | 115篇 |
2016年 | 121篇 |
2015年 | 133篇 |
2014年 | 157篇 |
2013年 | 143篇 |
2012年 | 155篇 |
2011年 | 178篇 |
2010年 | 154篇 |
2009年 | 165篇 |
2008年 | 154篇 |
2007年 | 145篇 |
2006年 | 126篇 |
2005年 | 132篇 |
2004年 | 107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89篇 |
2001年 | 99篇 |
2000年 | 59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31.
带末端攻击角约束连续有限时间稳定制导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制导武器末端攻击角约束与末端弹道尽可能平直的要求,应用有限时间控制方法,设计了具有末端攻击角约束的连续有限时间稳定制导律,使闭环制导系统在有限时间内视线角速度收敛到零和视线角收敛到期望值。通过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齐次性理论对该制导律进行了分析,证明了闭环制导系统的视线角速度和视线角全局有限时间稳定特性,并基于有限时间Lyapunov稳定性理论给出了闭环制导系统有限停息时间的表达式。在实例应用仿真中,比较了该制导律与最优制导律的制导性能,检验了该制导律在不同作战任务下的制导效果。仿真结果证实了该制导律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32.
多个视角下三维物体的识别一直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平面区域或适当的变换区域中以不同视角观察时图像中的点集所具备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在仿射变换下点模式匹配所具备的重要性质,即基于不同视角下平面图形的傅立叶描绘矩阵,得到形状匹配的数学约束,并将其应用于多个视角下物体的形状识别。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形状识别中是简便、快速、有效的。 相似文献
933.
转子结构系统界面失效分析及稳健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结构非连续转子中连接界面接触状态变化引起界面力学特征改变,使转子系统动力特性不稳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种界面接触状态的稳健设计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分析结构非连续转子系统中界面损伤失效的力学过程,对结构特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降低界面力学特性对载荷环境的敏感度。以涡轮转子套齿连接为例进行优化设计得到,在加工装配误差所导致的应力极限情况下,最优解的接触应力水平更加远离应力约束边界,使带有连接界面的结构非连续转子系统的力学特性更加稳健,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4.
对大型工件扫描式激光喷丸系统进行研制,主要目的是解决激光喷丸针对大型工件的应用问题以及实现工艺过程中激光光斑质量的良好控制。其主要包含作为激光光源的高能量纳秒激光器模块、对激光光斑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调整控制的光斑调节模块、导引激光进行大幅面扫描的两轴振镜模块以及装夹工件并对工件施加弹性预弯的柔性预应力夹具模块。在此基础上结合激光喷丸的工艺特点进行系统的控制流程规划。对制备的系统样机进行激光喷丸光斑质量控制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基于正交柱面透镜组的光斑调节模块的调整,所形成的光斑基本符合规划的目标参数要求,光斑的尺寸与形状质量可实现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935.
本文用NND格式求解了化学非平衡流场,利用点隐式处理组分连续方程的刚性,采用全流场激波捕捉办法和特征理论,成功地进行了物面边界条件的处理,模拟了高马赫数来流条件下捻激波流场。化学反应采用了五组分五反应模型,建立起来的三维流场计算程序可用于复杂外形化学非平衡无粘流场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936.
飞行器测控系统上、下行链路信号关联性越小,则信号体制的可选择性越大,有利于在飞行器测控系统中引进先进信号传输处理技术并提高上下行信号设计的灵活性。分析了传统相干与非相干测距技术的不足;在比相测距法原理基础上,推导出利用任意周期信号实现飞行器非相干测距的方法;对影响测距指标的距离模糊问题、测距精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所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不仅可使测控系统上下行信号设计达到独立设计的目标,而且在保证同等精度要求的条件下,上下行链路信号体制可通过不同形式进行组合使用,在现有传输体制基础上可进一步降低测控信号设计的复杂度,适用于空天、临近空间及航空等不同环境下的飞行器测控与信息传输应用。 相似文献
937.
938.
基于激光干涉星间测距原理的下一代月球卫星重力测量计划需求论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月球卫星重力测量是21世纪国际开展深空探测的发展趋势和追逐热点。月球重力场的精密测量是国际探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月球探测器的轨道优化设计和载人登月飞船月面理想着陆点的合适选取。本文首先介绍未来国际GRAIL(Gravity Recovery and Interior Laboratory)月球重力场探测双星计划的总体概述、关键载荷以及科学目标和研究方向。其次,重点阐述月球卫星观测模式可行性论证、月球卫星关键载荷的优化选取、卫星轨道参数的优化设计、仿真模拟研究的先期开展等我国将来月球卫星重力测量计划的实施建议。第一,由于高低/低低卫星跟踪卫星结合多普勒和甚长基线干涉系统观测模式(SST-HL/LL-Doppler-VLBI)对中长波月球重力场的探测精度较高,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月球重力场测定速度快、代价低和效益高,可借鉴地球重力卫星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系统的成功经验,对定轨精度的要求较低,而且可有效探测远月面区域的月球重力场信号,因此我国将来首期月球卫星重力测量计划采用SST-HL/LL-Doppler-VLBI观测模式较优。第二,我国应先期开展高精度的月球重力卫星关键载荷(激光干涉星间测距仪、非保守力补偿系统等)和地面Doppler\|VLBI系统的研制工作。第三,月球卫星轨道高度(50~100 km)和星间距离(100±50 km)的优化设计是成功实施将来我国月球卫星重力测量计划的重要保证。第四,建议我国将仿真技术应用于月球重力卫星的方案论证、系统设计、部件研制、产品检验、实际应用、故障分析等研制和运行的全过程。本文的研究不仅对我国将来首期月球卫星重力测量计划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未来国际太阳系行星重力探测的发展方向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939.
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