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航空   102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44篇
航天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2 毫秒
71.
本文研究了二元风洞侧壁抽气问题。文[1]曾考虑了抽气对风洞内无粘主流和有粘边界层的双重作用。本文研究则进一步包含了侧壁开孔率和开孔方向的影响,更为全面地描述了有侧壁抽气时风洞内的流动,并从理论上探讨了消除侧壁干扰的抽气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72.
用上、下二根 Calspan 式管可满意地测量亚声速风洞通气壁附近的流动状态,从而可以用来进行洞壁干扰修正或自适应壁风洞迭代计算。从理论上分析,根据 Calspan 式管上、下孔测得的压力分布值,可计算出流向与法向的扰动速度分量。文章对 Calspan 式管的构造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试验装置及所使用的仪器和传感器作了说明。由于所测得的量值很小,介绍了试验的方法和采集数据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3.
74.
陈其辅 《西南航空》2009,137(7):104-108
火车在无数的隧洞间穿行,黑暗的洞壁映衬着车体闪过的光影,那种扑朔迷离的感觉犹如身在时空隧道。平日里颇觉刺耳的轰隆声,在此时也仿佛成了舒适的催眠曲,但愿明早起来,又在温暖他乡。  相似文献   
75.
《飞碟探索》2014,(7):5-5
英国剑桥大学的物理学家户克。贝彻认为,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一条狭窄的虫洞能够持续敞开足够长的时间,人们或许就可以通过光脉冲的方式实现跨时间的信息传输。贝彻教授的计算显示,虫洞的最长开启时间差不多正好允许一个光子从中穿过。由于虫洞的另一端会通往时间上的另一个点,因此,假如贝彻教授的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就可能实现跨时间的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76.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垫块法风洞试验二维垫块厚度对半模型试验结果的影响,计算模型采用M6机翼半模型。控制方程采用全场三维可压、雷诺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采用Jameson中心有限体积、多步Runge—Kutta时间步长格式进行求解;湍流模型采用Baldwin—Lomax模型。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跨声速风洞半模型试验垫块厚度的选取提供理论计算方法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77.
二元翼型试验时模型安装于侧壁转盘上会引起侧壁边界层三元效应,中国航空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和德国宇航院哥廷根流体力学研究所合作用计算和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作者介绍了1995-1998年的研究,包含研究目的,方案,计算方法,在德国路德维希管风洞中的验证试验,结果分析和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78.
叙述了8m*6m风洞洞壁升力效应的模拟方法,计算了8m*5m风洞的升力干扰因子,并和8m*6风洞现采用的干扰因子曲线以及低速风洞试验提供的资料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9.
将一个孔及其邻近区域做为开孔壁流态的基本单元,对其求解Navier-Stokes方程,找出穿透流量对附近诸如压力、速度等流动参数的依赖关系。根据这种透气规律提出的开孔壁边界条件改善了高速风洞洞壁干扰修正的准确度。用椭圆型差分方程组生成了贴体座标网格。在有限体积构架下,用隐式的LU-ADI因子分解对角化方法、显式和隐式TVD方法、以及显式的多步龙格-库塔时间推进方法求解完全的Navier-Stoke  相似文献   
80.
针对某全机结构相似跨声速颤振模型,进行了有限元(FEM)模型结构模态分析和偶极子网格法(DLM)法颤振计算以及CFD方法的跨声速颤振特性仿真。在FL-26风洞中完成了跨声速颤振风洞试验。通过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相关性分析,验证了一种全机复杂耦合的颤振形式。通过对基于N-S方程的跨声速颤振仿真程序进行评估与验证,证实在飞机非定常CFD仿真上取得了进展并且具有足够的精度。综合CFD仿真与跨声速颤振风洞试验,可以对全机复杂耦合的颤振特性进行工程颤振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