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190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41篇
航天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二维机翼防冰表面溢流水膜破裂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准确地预测机翼防冰系统热载荷,对二维机翼防冰表面溢流水流动状态进行了仿真计算.依据剪切力驱动模型,分别推导了水膜破裂前后的速度分布;引入能量最低原理,推导了溪状流模型,运用数值方法对水膜破裂的临界厚度进行了求解;使用基于Fluent软件的用户自定义函数方法编程并加载计算模块,分别以水膜模型和溪状流模型计算得到了溢流水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在一定结冰条件下,引入溪状流模型后,溢流水的溢流范围在两个不同算例中分别增大了33%和17%,这会很大程度影响防冰系统热载荷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2.
基于Kriging模型的冰风洞试验冰形参数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强冰形使用的可靠性,基于Kriging模型,提出了冰形曲线参数化的方法。以多组冰风洞试验冰形为对象,分析了方法的可操作性及其关键参数对结果的影响规律。同时,结合等效砂粒高度的概念,阐述了参数化冰形实际应用中的有效建议。研究表明:方法是可行的,它在保证了原冰形几何特征的基础上,有效光滑了小尺度的尖角和凹陷,优化了原冰形;在考虑合适表面粗糙度后,又保持了原冰形气动特性。方法为试验冰形后处理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同时可结合高精度拟合方法,推广至冰形预测中,以提高冰形获取效率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3.
134.
135.
平尾结冰严重影响飞机的纵向操纵性及稳定性。为研究结砂纸冰对平尾气动特性的影响,采用基于某民机平尾设计的大、小模型,在低速增压风洞中开展了带砂纸冰的测力试验,分析了砂纸冰粗糙度、雷诺数、角冰粗糙度对带冰平尾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同时总结了砂纸冰的缩比方法。结果表明:砂纸冰粗糙度增加会导致平尾气动特性逐步恶化,在飞行雷诺数条件下,当冰型粗糙度相对高度为0.2×10-3~0.6×10-3时,相比于无冰条件,最大升力系数降低0.3~0.4;雷诺数对带砂纸冰平尾气动特性的影响超过对带角冰平尾的影响,但远小于对干净平尾的影响,当带砂纸冰平尾雷诺数由3.29×106提高至13.1×106后,其最大升力系数提高0.02~0.04;角冰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对平尾气动特性的影响较小,由粗糙度带来的升力损失远小于角冰本身所带来的影响;当砂纸冰高度远超过当地边界层厚度时,风洞试验可根据模型比例对砂纸冰粗糙度进行几何缩比,而当砂纸颗粒较小时,采用几何缩比方式获得的砂纸冰对平尾气动力影响相对较小。提出了基于边界层厚度的砂纸冰粗糙度缩...  相似文献   
136.
冰区船舶电力推进轴系瞬态扭振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鹏飞  周瑞平  李江 《推进技术》2018,39(8):1889-1896
为获得船舶电力推进轴系在冰载荷冲击作用下的时域瞬态扭转振动响应,采用经典的频域集总参数多质点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电力推进轴系时域瞬态扭振计算中的计算方法、轴系转速降、激励、阻尼等关键技术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冰载荷冲击作用下电力推进轴系时域瞬态扭振计算的流程。以极地运输船电力推进轴系为研究对象,对该船推进轴系进行时域瞬态扭振计算,获得推进轴系在冰载荷冲击作用下的轴系转速降及动态响应。实例仿真结果表明,2#中间轴最大应力幅值与国外计算报告的相对误差为1.0%,验证了计算方法及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7.
陈岭 《航空发动机》2020,46(6):78-81
为了验证涡轴发动机对《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CCAR-33R2条款要求的适用性,根据飞行实践中形成的不同冰型,选定明 冰作为被吸物。设计带有分离层的冰模来降低冰分离的难度,并提高冰的质量;反复测量制冰温降曲线,利用其特点制作出符合要 求的试验用冰。设计投冰系统并根据调试情况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其满足试验符合性要求。结果表明:在试验过程中参数正常,发动 机未出现熄火、喘振及发生不可接受的损伤;验证了某发动机满足适航符合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8.
发动机进口支板防冰热负荷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航空发动机进口防冰问题,应用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和双方程k~ε模型,计算了某发动机进口支板外部空气流场,用欧拉法建立并求解了空气中过冷水滴控制方程;选取某些飞行工况,得到了支板防冰表面的水滴撞击特性,且分别在干、湿蒸发2种情况下得到了表面的防冰热负荷分布。可以此为基础进行支板表面加热形式和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39.
适航条款要求"必须通过分析确认,飞机在各种运行形态下其各种部件的防冰是足够的",这就要求民机试飞中必须验证单发引气防冰时的飞机防冰能力。简要介绍了引气防冰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对某民机两种单发引气防冰构型的研究,分析了试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着重从适航验证角度对两种构型的差异进行了剖析。结果显示在不同防冰构型下,单发引气防冰的引气需求有较大差异,这也说明在飞机初始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适航条款对单发引气防冰功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0.
文章建立了一个结霜可视化实验装置,对在不同气压条件下的低温竖直表面的结霜现象进行实验研究,掌握了低温环境下的结霜过程和霜层微观形貌特征,实验过程中冷表面的温度控制在-180℃。实验结果表明:常压低温结霜工况下,霜晶呈羽毛状,初始晶核趋向于在冷板的边缘形成,之后平行于冷板表面向下生长,并且在初始霜晶形成后的一段时间内,霜层平行于冷板表面向下的生长速度明显大于垂直于冷板表面的生长速度,向下生长的速度达到0.3 mm/min;真空低温结霜工况下,霜层以颗粒状固体存在,生长速度缓慢,在冷表面上分布均匀,并在霜层生长过程中发现开裂现象。此实验装置提供的清晰结霜图像可为后续展开真空条件下的结霜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