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90篇
航空   647篇
航天技术   167篇
综合类   157篇
航天   16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51.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性能卫星整星天线测试场.1月25日正式通过了国防科工委组织的评审验收。该项目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卫星整星在紧缩场测试上的空白.提高了我国卫星制造业的综合基础能力.提升了中国航天的整体形象.为中国卫星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2.
舰面设备海上环境防腐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某舰面部分设备受到高热、高湿的海洋环境及海水飞溅影响,发生不同程度腐蚀现象,列出了部分紧固件、65Mn弹簧、销轴、锁定机构、波导、电连接器等受到腐蚀的十个问题。研究分析了该舰面设备使用的环境,报告了研究过程及解决十个问题的对策,提出了舰面设备耐海上环境腐蚀工作的建议。该研究成果能较好的解决已经暴露的十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3.
岩心微流动可视化是研究化学驱油微观机理的一项重要流体实验新方法,重点介绍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天然岩心中流体分布可视化的新进展。提出和分析了国产低场核磁共振成像岩心驱替装置面临的图像不清、材料干扰等问题,通过合理选材、优化参数,从硬件和软件2方面进行了改进与优化,消除了干扰因素。开展了天然岩心的驱替实验,采集了油水的实时 NMR信号与 MRI 成像信号,以及不同驱替阶段油水的 NMR-T2谱,得到分辨率较高的油水分布图像。结果显示残余油随着驱替PV数的增加而减少,具有初期减少明显而后趋缓的特点,并发现岩心中存在端部油残滞现象,其范围距端部4mm左右。研究了通过获得的油水分布图像计算含油饱和度的方法,其结果与传统方法一致,误差在10%以内,这也说明了油水分布图像的可靠性。这不仅为计算饱和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而且该方法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分析任意局部位置的油水饱和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岩心微流动过程中流体分布的可视化方面,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4.
刘景源 《宇航学报》2018,39(8):935-942
应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将对流传热的场协同原理从不可压缩流动推广至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流动中。结果表明,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层流与湍流的热流密度取决于流动的当地单位体积的动量与单位质量总焓梯度的协同。用当地单位体积的动量与单位质量总焓梯度的协同研究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流动的壁面传热问题,对层流流动下的对流传热,不但计及了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流的密度变化对热流密度的影响,而且包括了静焓梯度、压力梯度、边界层内的分子黏性剪切效应对热流密度的作用;对湍流问题,除了上述层流流动各项对热流密度的影响外,还计及了雷诺剪切应力对热流密度的作用。考虑到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流静焓的定义,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层流及湍流的场协同同时计及所有组分的平动能、转动能、振动能及电子能等梯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5.
高磊  许东 《航空动力学报》2017,32(11):2653-2658
针对光线通过复杂流场时产生的光传输效应问题,提出了基于背景纹影技术的复杂折射率场测量方法,给出了根据粒子图像偏移量求解折射率场分布的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并对该方法的分辨率与灵敏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火焰上方折射率场的分布进行了实验测量,利用粒子图像测量(PIV)技术对实验图像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实验测量得到的空气折射率最大值为100029,最小值为100009,测量有效值小于00001。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能够有效实现复杂折射率场的实时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156.
为了提高B粉在氧弹中的燃烧效率,从而准确测得B粉的实际燃烧放热量,以便对不同来源的B粉进行质量评估,进而为含B富燃料推进剂的配方设计及能量预估提供依据。建立了一种能使硼粉充分燃烧并测得其放热量的方法,以双铅-2推进剂(SQ-2)作助燃剂,丙酮作溶剂,采取干法与湿法相结合的方式制备样品,利用恒温式氧弹量热仪测试样品燃烧放热量,并计算B粉燃烧效率,采用Fluent软件对B粉燃烧过程中的氧弹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氧弹内温度及氧气浓度随时间的分布,研究了SQ-2与B粉的混合质量比、充氧压强、坩埚位置、坩埚大小及有无挡板对B粉燃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Q-2与B粉的最佳混合质量比为10∶1;最佳充氧压强为3 MPa;选择内径大(最佳内径17 mm)、高度低(最佳高度5 mm)的坩埚,并减小坩埚与氧弹底部的距离(最佳距离10 mm),同时选用不含挡板的坩埚支架,可为B粉创造良好的燃烧环境,在氧弹中的最大燃烧效率可达99.36%。  相似文献   
157.
158.
介质球的运动状态对提升微细颗粒的破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一种通过改变球磨过程中介质球运动状态制备微细颗粒的方法,并开展多组不同运动状态的粉磨试验研究,探讨颗粒群的破碎参数,如破碎率Si、微细颗粒产率Fi和单位介质球微细颗粒产率Fi*等在不同运动工况下的幅值变化.试验结果显示:在颤振复合球磨运动中,当磨机转速率为8...  相似文献   
159.
结冰风洞热流场品质符合性是大型结冰风洞适航应用的基础.为明晰制冷系统性能升级优化对3 m×2 m结冰风洞热流场品质的影响,开展了热流场符合性验证试验,评估了热交换器出口和试验段两位置处热流场品质,给出了气流总温修正关系,形成了热流场控制包线.结果表明:热交换器出口和试验段模型区内热流场品质在主要试验工况下均优于SAE ...  相似文献   
16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公共建设的推动以及土地的开发,许多具有传统风貌的历史建筑,在追求现代化的价值观中屡遭拆除或破坏,许多历史记忆空间正逐渐失去.推土机式的建设破坏愈演愈烈,随之而去的是珍贵的社会文化遗产和建筑艺术,以及宝贵的旅游资源.论文以历史建筑的价值为研究对象,探讨历史建筑的空间体验价值、空间场域价值以及空间属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