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13篇
航天技术   36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太空农场,就是在太空依靠繁殖绿色植物(蔬菜、藻类等)就地解决航天员所需的食物、氧气和水等最基本物资的供应问题,是实现未来长期载人星际旅行,星球移民的关键技术。在介绍了美国、俄罗斯的农场计划之后,让我们看看疆土狭小的日本有着怎样的打算。  相似文献   
52.
文章从高校统计工作生成的档案资料出发,阐述了建立高校统计档案资料的重要性。对统计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53.
月壤原位利用技术作为月球资源原位利用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相关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是未来实施月球探测及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自给式月球探测和开发的起点。文章基于国内外月壤原位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给出了月壤原位利用的工程技术路线。结合近期任务工程化实施的问题和难点,简要梳理了月壤原位制氧和月壤原位成型的技术方案和发展思路,旨在为后续月球资源探测和开发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54.
首先介绍了空间应用燃料电池高效散热及温控技术。高精度控温主要是利用被动散热技术,将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至外部冷却介质,从而保证产热面的温度均匀性,实现电池稳定工作。通过嵌入式被动散热和双端散热的冷却方式,实现电堆内部最大温差小于5℃,换热系数达1000W/(m·K)。  相似文献   
55.
分析我国军民标准资源共享的发展过程与现状,调研国外典型国家军民标准资源共享情况,系统解析当前我国军民标准资源共享工作面临的深层次制约因素,提出进一步促进我国军民标准资源共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6.
自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开辟了载人航天飞行史以来,美国、西欧、日本、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开展了载人航天活动。本文以大量的国外载人航天活动实例为基础,对人上天究竟干什么提出了一些粗浅看法,指出人机组合系统是航天军事应用和开发空间资源的有效模式,并从政治、军事、科技、经济和社会效果诸方面分析了载人航天的意义和效果。  相似文献   
57.
一、前言随着民航飞行量的增加,各级部门对天气的关注程度也在增加。如何有效地、高效地使用气象信息,最大程度地减少因天气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是撰写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8.
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在2010年度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明确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和战略方案;着眼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分别提出了运输、通用、机场、空管、保障、政府等六大战略任务和"两步走"战略步骤;立足当前亟须解决的发展难题,重点部署了八项工作,以推进民航  相似文献   
59.
近些年,全球市场对新飞机的需求不断增长。飞机服役期的节能减排成为炙手可热的国内外航空环保议题。另一方面,新飞机的研发生产同样加速了新老飞机更替、旧飞机退役的速度。老飞机的环保处理面临更大挑战。机场和航空公司带来的垃圾成倍增长。《科学美国人》指出,美国30家大型机场的垃圾量相当于一个迈阿密市的面积。航空业的废物处理亟待关注。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几十年,老旧飞机的环保管理、航空用品的循环利用等问题将逐渐成为热议焦点。而欧美国家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60.
晓阳 《太空探索》2013,(3):38-39
在已有的航天器发射过程中,火箭是很大的一笔一次性开销,因为火箭升空的过程就是自我牺牲的过程。一次航天发射任务之后,火箭只剩下几乎没有多少再利用价值的残骸。美国一家民用太空公司决定改变火箭的命运,它们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可以重复利用的火箭。目前,这款火箭已经成功完成两次短距离试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